徐锦林,1952年出生,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退休,现为崇川区虹桥街道桃坞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委员,圆信网格党支部书记,圆情邻里理事长。退休这10年里,他发挥余热,参与社区工作,积极为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出谋划策,为小区长效管理作出贡献,多次被虹桥街道评为优秀党员,被社区评为优秀党员志愿者。
老旧小区展新颜
百姓生活更美好
2021年3月,崇川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崇川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组织领导、方案设计等八项工作机制和计划制定、意见征集等十六步工作流程;组织编制《崇川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规范导则》,涵盖群众工作、方案设计、管线综合、现场施工管理、拆违工作和行政应诉六个方面,为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为了破解老小区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2019年5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出台了《南通市市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试行)》,让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变得有规可依。为了缓解老小区居民经济压力,又在2021年7月出台《南通市市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贴实施细则(试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越来越完善,老小区居民的幸福感也层层提升。
近10年内,我市老旧小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小区换新颜、人居环境有所改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渐渐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 李慧
■ 退休不褪色 服务社区发挥党员余热
2009年,我和老伴买下了崇川区虹桥街道桃坞社区新桃园小区3号楼3单元的一户。房子1996年建成,虽有些年代,但房屋质量好,室内有双阳台、装修精良,周边有菜市场、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又紧邻濠河,住起来甚是舒服。
2012年,我从南通汽运集团鸿运分公司退休。刚退休时,我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那时候就有社区干部来找我参与社区管理,但当时我没有答应下来,平时就参加一些社区的小活动。然而几年后在家过于清闲,我又开始想为社区、为居民们做点事。
2017年,我成为桃坞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委员、圆信网格党支部书记、圆情邻里理事长。一开始的社区工作还相对轻松,组织党员活动、志愿者服务、协调居民矛盾等,这些对我来说不算难事。而从2019年年底开始,一切发生了改变,社区工作强度逐渐加大,我也越来越忙。疫情防控、老小区改造、协调加装电梯……每样事情都耗费了社区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也丝毫没有退缩。我倾力付出,为民服务,小区居民对我也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邻里关系也随着一个个矛盾的化解而更加和谐。
退休后这10年,我的小家变成了大家,女婿和小外孙的到来,让我们倍感幸福。我居住的老小区也重换新颜,老楼加装电梯,我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对小区的生活环境愈加满意。
■ 由我来牵头 建成市区首部加装电梯
2018年,我到南京看望女儿,发现女儿所在的老小区一单元楼装上了电梯,这才知道原来老小区是可以加装电梯的!
老旧小区老人居多,又没有电梯。我们单元70岁以上的住户有两家,60岁以上的住户有三家。年纪大了,老人上下楼倍感吃力。为此,我与单元内邻居们商议是否也能加装电梯。邻居们对此十分支持,我便牵头开始向相关部门申请。
2019年年初,我带领全体业主签订协议,并就费用预算、分摊方案达成书面协议,制定相关设计方案,并选定电梯公司。
由于之前南通市区没有老小区加装电梯的先例,2019年5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出台了《南通市市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试行)》,让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变得有规可依。在加装电梯指导意见出来的第一时间,我们就申请办理,成为第一部获批的老小区加装电梯。
我们单元楼的电梯在2019年11月23日开工建设,并在2020年1月20日成功通过验收。有了我们这个好的开头,市区各个老小区有需求的居民也行动起来,纷纷向我们“取经”。
随着市民加装电梯的热情逐渐高涨,2021年7月,我市又发布《南通市市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贴实施细则(试行)》。政策一经发布,我就准备了申请材料,并在2021年8月13日送交街道办事处审核。5个月后,补贴在今年1月12日发到各个业主账户。我们也成为市区第一批拿到加装电梯财政补贴的业主。
■ 告别脏乱差 老小区生活越来越舒适
新桃园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但随着时间推移,小区内部环境越来越差,楼面也越来越旧。不少居民曾多次向媒体和相关部门求助,希望尽早解决小区脏乱差和停车难问题。
2020年,新桃园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畴,并于当年7月开工,进行楼面修缮、道路改造、屋顶平改坡、增设停车位、绿化升级等。小区居民对改造出新十分期待,但也经历了改造过程中的“阵痛”。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协调解决了不少相关矛盾,并积极地将居民发现的问题向上级反映。
新桃园小区10号楼东侧有一车库十几年来无人管理,改造前已被附近居民占为己有,摆放私人物品。为了改善车库内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我与社区工作者对其进行整治,几经曲折,才将车库清理干净。如今那里已被改造成智慧车库,可停放电动自行车,并在2021年移交小区业委会管理。
为了防止改造后的小区再次出现脏乱差和乱停车现象,2021年4月,在全体居民投票表决下,我与几名退休党员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计划聘请专业人员为我们管理小区。针对小区封闭管理、停车收费、物业招标等问题,我与业委会成员反复讨论,探讨出了不同解决方案。今年8月,小区进行了物业服务企业招标,中标物业计划本月进驻,对小区开展封闭式管理。
曾经的小区,道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积水,如今小区内部全部铺上柏油路,楼面修缮刷新,车位整齐划一,绿化也进行补种,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我深刻地感受到我的家和我的家乡正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李慧采写整理
本版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