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赋予非遗青春能量

□刘曦

近日,南通开发区小海街道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社区民俗艺人和志愿者带上板鹞风筝走进校园,给孩子们讲述南通板鹞的文化溯源、制作工艺,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10月11日本报8版)

非遗是极具辨识度和民族性的遗产,我市更是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

但当下,很多非遗都面临失传的境地。尽管各地都在积极进行抢救性保护,激励传承,但不少非遗仍呈现后继乏人态势,有的甚至已经断代。如今,随着“双减”措施的落实,学生有更多课余时间,用非遗充实校园文化,不但能填补课余时间的空当,避免课余活动的单一,也让非遗传承有了更多期待。

青少年身上所蕴含的创造未来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及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校园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不仅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亲近非遗,更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非遗进校园”活动近年来屡见不鲜,但多是一次性、小范围的体验活动,即便孩子们当中有人对非遗项目感兴趣,想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也难有更多机会。因此,学校不妨尝试以兴趣课、选修课的形式,让一些非遗项目能够常驻校园,让感兴趣的孩子有机会持续地学习非遗项目,真正实现“一个学校抢回一门手艺”。当然,我们并不指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喜欢、接受非遗项目,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未来从事的工作、经历的生活,可能都和非遗关系不大,但是也必定会有部分孩子在活动的熏陶中喜欢上某个项目,乃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把研究、继承、弘扬非遗项目作为人生的选择。

“非遗进校园”,是因为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学习非遗项目,那么同理,我们当然可以大力推广“非遗进老年大学”“非遗进社区”等项目,让“一老一少”都有机会学习非遗、继承非遗、弘扬非遗。

2022-10-12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12882.html 1 3 赋予非遗青春能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