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隐逸于闹市的千年历史人文景观,这里有留下近万名文人遗迹的“星光大道”。南通文庙坐落于城区人民中路,在配合南通地铁工程建设进行的考古工作中,这里发现了明代泮池等遗迹,出土了一批文物,证明了方志文献中关于南通文庙记载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目前,相关部门已对文庙遗址区域进行了回填保护,为配合地铁1号线开通,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出新,并启动了南通文庙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
考古发现明代泮池等重要遗迹
南通文庙遗址考古项目于2021年6月启动。为配合地铁工程建设,在南通文庙建设控制地带例行开展基建项目考古调查和勘探时,发现了地下文化堆积层,根据出土瓷片初步判断,该文化堆积层可能属于宋元时代。
按照考古工作的相关规定,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南通市文物局组织和指导下,镇江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受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这一考古项目。
文庙遗址考古项目阶段性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发现宋代灰坑2个,明代砖铺路面2处、砖构排水沟1条、砖构泮池及桥墩1处,清代至民国砖铺路面1处;出土了陶瓷器、铁器、铜钱、建筑构件等数量较多的遗物。
其中,明代泮池遗迹的发现引人注目。泮壁上镶嵌有一处竖向长方形石质题刻,正中为双钩大字“贯斗”,为“上通于斗宿”之意。右下方阴刻小字“池名”及篆文图章,左下方阴刻小字“凌烟阁”。据老照片所见形制及现存栏板长度,推断该池为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约17米、南北宽约8.5米。
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在位于文庙西侧约100米处的南通电影院前人防工程中,我市出土了一件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皮囊壶,现藏于南通博物苑,为该苑镇馆之宝。
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泮池的性质与年代可从历史文献中找到相关记载。据《万历通州志》第三卷“经制志·学校”记载:弘治庚戌春,郡侯傅公锦既修庙学之余,环视泮池,叹曰:“兹不改创,亦无以称宏规。”乃徙偏为中,辟隘为宏。凿浅为深,易以美石,加以砻斫,甃而为池……逾三月而工告成。
据此记载,弘治庚戌即弘治三年(1490年)是这座泮池的建造时间。从发掘出的部分池壁砖体结构来看,其主体应属于明代,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泮池”又称“泮宫”,是位于文庙大门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泮池上建有石桥,是官学的标志之一。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迎送60年前中秀才的老人重回州学,学宫里会举行“重游泮水”的庆典,相当于颁发“终身成就奖”。
结合《南通市志》记载及当地老人回忆,1958年为修建今人民路,将泮桥拆除、泮池填平。
在此次考古出土的文物中,瓷器按釉色分为青、白、影青、黄、青黄、黑等多种,器形有碗、盏、碟、盘、罐等;釉陶器多为罐、瓶;灰陶器有灯盏;建筑材料有板瓦、筒瓦、滴水等。目前,相关单位正在对这些文物进行修复。
据专家考证,南通文庙初建于北宋乾兴元年,即1022年,距今整整1000年,是南通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之一。
长期以来,南通文庙是南通地方进行儒学教育的殿堂和祭祀孔子的场所,是南通历史文化的根脉所系。州学里的义路曾留下万名秀才包括状元胡长龄、张謇的足迹,堪称南通的“星光大道”。
南通文庙原为一庞大的建筑群,现存建筑以大成殿为主体,前有戟门和名宦、乡贤两祠,连接东西两庑,构成一个四合大院,院内3株古银杏树生机盎然。殿前保留了明代的月台,青石雕栏造型古朴。
大成殿是一座重檐九脊庑殿式建筑,其最后一次重建为元至正四年(1344年)。大成殿气势宏伟,梁架满布彩绘,十分精美、华丽,其彩绘风格在江淮地区极具代表性。
修缮设计或明年进入施工阶段
南通文庙是江苏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庙建筑群。千年以来,历经多次修缮、重建。1921年,张謇先生曾对南通文庙建筑进行了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南通文庙建筑一直由南通市文化馆使用和管理,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场所。2011年12月,南通文庙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阶段性考古发掘所获资料为南通文庙今后的古建筑修缮、保护规划与展示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更好地保护文庙遗址区域,目前已对明清砖构遗迹进行了原址回填保护。据悉,南通文庙文物建筑的修缮工程和三防建设工程已启动,目前设计方案已报省局批复,有望明年进入施工阶段。
10月11日,记者来到南通文庙遗址区域踏访。其东南侧紧靠地铁友谊桥站2号口,是文庙碑廊的所在地。南通文庙保存了与其相关的石碑20余块,这批石碑为研究我国科举制度提供了实物例证。其中,最早的一块卧碑是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所立。1981年,市文化馆在东庑外专辟碑廊集中保存。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正在对碑廊建筑进行养护。这里已成为一道文化风景线,地铁开通后,出入的市民、游客在此稍作停留时,可现场感受到城市的沛然文气。
本报记者张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