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忆恩师王亦群

◎朱刚

我第一次离开家到外地求学,就是十五岁那年到南通师范学校读书。

通师是我外出求学的第一站,也是我后来能先后到武大、北大继续求学和现在在中山大学工作的起点。

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到哲学,第一次经历了哲学带给我的那种寒战。也是在那里,我才有了关于未来道路的懵懂的意向……通师求学五年中遇到的那些师长,他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不一样的精神和气象,以及弥漫在他们周围的那种催人向上的风气和氛围,我后来才知道那是多么珍贵。

处在这风气和氛围中心的就是王亦群老师。王老师是古文老师。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仍记得他给我们上课的样子:似乎永远是一件蓝色上衣,配一条宽松长裤,背着双手,在教室来回踱步,用他那略带泰州口音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地给我们讲授古代文学。随着讲课内容的不同,时而微笑、时而严肃,把我们带往文字背后中国古人那遥远的精神世界与生活世界。

王老师师出名门,是朱东润先生在无锡国专时期的高足。他国学功底深厚,又博览群书,所以上课几乎不怎么看书或教案。无论是要讲授的内容本身,还是背后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王老师都能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在当时我的眼中,王老师几乎就是一个小图书馆。说起图书馆,我现在还记得刚入通师第一次去图书馆的情形。那真正是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一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孩子,置身于所谓书的海洋:一排排一人多高的书架密密麻麻摆满了书,而且一个书库连着一个书库。

王老师对学生一直是勉励向上的。我们当时五普班的学生,原本都是从各县考生里较为优秀的学生中选拔来的,如果读高中的话,将来应该都会考上不错的大学。所以王老师总勉励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读书多学习,参加进修、自考,将来有机会甚至要争取考研考博。正是受了王老师的这种勉励,我在通师期间就开始系统地学习外语,为我以后的考研打下了扎实的外语基础。也是听从了王老师的建议,我系统自学了王力的四册《古代汉语》,使自己初步具备了关于古代汉语、古代文化的基础知识,并在倾力学习哲学的同时,尽可能广泛地阅读人文经典,为后来深造打下了必要的专业基础。

王老师还常以长者的睿智和经验开导我们,让我们对人对事要多看开一些、远一些,多一些体谅、少一些怨尤。但那时的我毕竟年少,总还是免不了时时有一些愤激之情,不过好在最终都能化解,也是多亏有了王老师的教导与提醒。

我后来度过在农村初中的三年教书生涯,顺利考取武大硕士研究生。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到湖北当地的另一所师范学校去教书。我在那所师范学校工作三年后,又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

从通师毕业回老家中学工作开始,到武大读书,再到师范学校任教,然后再去北大读博,最后到广州工作。其中有不少起起落落,包括患了一次较为严重而且麻烦的疾病,我都始终没放弃自己对学业的追求!从通师毕业后,王老师仍持续关心着学生们的发展。

今年通师迎来120周年校庆,王老师也离开我们九年多了。但无论多长时间,都磨灭不了王老师留给我们的印记,那是已融入我们血液的印记,是已积淀为我们心性的印记。时间越久,它会积淀得越深。

2022-10-14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13033.html 1 3 忆恩师王亦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