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琴
到某儿童训练基地采风,看到一个特别可爱的小男孩,四五岁的样子,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珠滴溜溜地打量着我们。
我们忍不住逗他,问他是否想家。小男孩很大方,说一点都不想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说他不听话,到贵州搭帐篷歇凉去了,留下他跟着表哥在这儿接受管教。我们又问他有没有弟弟妹妹,他忽然低下头,说曾经有一个,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被他气死了。
我们相互看看,很明显,气死胎儿的事是他父母因为某种原因编造出来强加给他的。小孩子们明显察觉到了我们不相信的表情,于是和他一起训练的表哥立即证明,说是真的,说男孩真的很不听话,整天向父母要钱,还打游戏,小宝宝就被他气死了。
男孩和我们说话时很平静,听他表哥这么说的时候也完全不反对,表明他自己也认定了大人给他贴的标签。
我想象着男孩父母平时一定经常说:因为你不听话,所以怎么怎么样……“因为你不好,所以小宝宝被你气死了”只是其中的一个变种。为了教育孩子,父母说男孩气死了小宝宝,让他背负内疚感。自家父母这样说,男孩的亲戚,包括男孩的小表哥才一口咬定男孩气死了小宝宝。男孩自己也就这样认定了。
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面对身边这种舆论环境,除了跟着认定外,他能有什么反抗之力?父母知不知道,他们这种“教育”很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伴随一生的阴影?
这样的教育其实是一种过激的惩罚,不仅本末倒置,也违背了教育孩子的初衷。
也有一种可能是他们明知后果,有意为之,以便一直操控住孩子,但我们都倾向于父母绝无此意。
不要用归罪于孩子的方式吓唬、要挟孩子,不要在不知不觉中用自以为是对孩子好的行为去伤害孩子,这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