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商家“反向抹零”事件屡屡见诸媒体。一男子和朋友到大连沙河口区某餐饮店吃饭,总共消费930.9元,付款时商家“反向抹零”,多收了一角钱。不仅是下馆子,一些消费者在买菜、买衣服、打车、加油时也遭遇过“反向抹零”的情况。
商家“反向抹零”,往往还具有一定隐蔽性,消费者往往难以发现其中的猫腻,根本察觉不到自己被占了便宜。就拿10月31日崇川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两起农贸市场摊贩“反向抹零”违法行为来说,当事人都是在电子秤上输入单价时做手脚,利用电子秤对小数点后第三位自动进位的功能多收费用。而消费者光看电子秤上显示的数字,是无从得知自己是否被多收了钱、被多收了几毛几分的。
“反向抹零”不只是几毛钱的事儿,实际上侵犯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这种不诚信行为,暴露出部分商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不尊重。同时,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反向抹零”行为,也反映出商家法律意识的淡薄,很多商家觉得多收几毛钱不是什么大问题,并不知道“反向抹零”属于“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是《价格法》中明确的违法违规行为。
事实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商家是完全可以实现精准收款的,“反向抹零”毫无理由。希望市场监管部门对“反向抹零”违法行为的严查严惩能敲响警钟,促使广大商家依法诚信经营,不做有损消费者权益之事。
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