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南通新闻

“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诈骗新套路频现,监管部门提醒——

回款有望?小心被二次收割

“我司于2021年已将资金转移至第三方平台,现响应国家‘清退’政策,请进入清退回款群。”……前期因轻信网络投资理财而损失惨重的消费者收到诸如此类“官方回款”的信息必然眼前一亮,殊不知,这其实是不法分子“别有用心”的新套路。

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不少人轻信了网络投资理财而损失惨重。近期,打着“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号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让人防不胜防,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急于回款、挽回损失的心理,借“退赔投资资金”等名义进行“二次诈骗”。

据我市监管部门介绍,此类案件均是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回款”诈骗、“官方回款”诈骗以及“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解债上岸”“代理退保”“白条代偿”“银行直存”等,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消费者不仅没能挽回原先的财产损失,还造成了进一步的财产损失。

近日,家住通州区三余镇向阳街的赵某收到短信称加入QQ群聊可以办理小猪理财平台的退款。因先前在小猪理财平台上有2万余元的理财资金,但该平台已倒闭,资金无法取出,赵某信以为真,加入了群聊。其间,对方陆续要求赵某缴纳债权转让手续费、购买对冲产品等,并向指定账户转账。但转账数笔后,迟迟没有退款,赵某才发觉被骗,共计损失24.7万余元。

市民包女士也同样遭受类似的“二次诈骗”。包女士之前在某投资平台上理财损失惨重,今年3月,自称该平台的客服添加包女士微信,称“响应国家清退政策”,要将钱还给包女士。得知此消息的包女士暗自高兴,果断加了对方微信,并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平安证券”App。对方称通过充值1.2倍的积分,就可以实现1∶1的人民币提现。包女士抱着怀疑的态度观望,但骗子以名额有限、时间有限等理由,不停催促包女士,就这样,包女士稀里糊涂给对方扫码支付3.8万元。

不难发现,这两起案件中不法分子不仅抓住了消费者急于回款的心理,还借着“官方”的旗号进一步增加可信度。记者走访了我市多个相关部门,他们均表示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市民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报案或反映。

我市金融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警惕被不法分子套取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遇到不明身份人员提出的转账、收费、充值要求,要防范连环诈骗套路,同时,对不明来源的“小道消息”“内部消息”以及网站信息、微信群信息等网络平台传播的非官方发布信息,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避免误入骗局,受到“回款”类诈骗手段的侵害。 本报记者顾凌 张水兰

2022-11-12 “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诈骗新套路频现,监管部门提醒——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16009.html 1 3 回款有望?小心被二次收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