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饭点儿,外卖摆上桌后先支起iPad或手机,之后再吃饭,这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用餐的“新潮流”。近来,大家又为这种“下饭”视频或音频播客发明了一个新名词“电子榨菜”。尽管吃饭的同时看手机一直是医生、家长强烈反对的生活习惯,但显然“电子榨菜”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佐餐标配。
(11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注解手机深度依赖
□木须虫
不得不说吃饭刷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普遍习惯,并开始被视频内容生产所牵引与绑架,成为手机深度依赖的又一注解。
克服手机深度依赖,说到底还是要将手机作为工具而非玩具。要为己所用,当工具的主人,而不必过于迷恋和依赖,以至于在迷失中沦为工具的奴隶。刷手机阅读信息和游戏娱乐是生活的调剂,应当合理有度,分时间、看地点、限时长,否则过犹不及。年轻群体除了需要构建更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更多元的兴趣爱好之外,也还需要积极尝试给“刷手机”做减法,更合理地安排自己可支配的时间,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他们也会发现少刷一些视频并不会减少自身的快乐。
警惕让人越吃越饿
□卞广春
“电子榨菜”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佐餐标配,像综艺、体育赛事、游戏直播等娱乐性的内容,正越来越多地入侵年轻人的生活,并呈现出了普及化、常态化、持续性的状态。防止“电子榨菜”让年轻人得不偿失,警惕“电子榨菜”让年轻人越吃越饿,已经摆在社会公众面前。
对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网络“电子榨菜”的筛选、甄别、处理、屏蔽、奖惩机制,实现谁发布谁负责、信息可追溯和精准监测、科学甄别、优质奖励和劣质限制等措施,鼓励发布优质的网络信息,让具有时代思想性、艺术感染力和影响性的“电子榨菜”牢牢占领网上平台C位,约束、制约或者屏蔽劣质信息的发布和推广。
同时,要集合多方力量,为年轻人尽量多地提供线下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机会,把他们从“电子榨菜”的氛围中拉出来,让他们徜徉于阳光、乐观、积极奋斗的时代潮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