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云
李方膺(1696—1755),字虬仲,号晴江,南通人。崇川区寺街仍有其旧址梅花楼。在人们的印象中,李方膺主要是一个著名的书画家,名列“扬州八怪”;同时他又是一位好官,刚正不阿、廉洁爱民,山东乐安人奉其入名宦祠。袁枚曾总结李方膺的宦海生涯说:“晴江仕三十年,卒以不能事太守得罪。初劾擅动官谷、再劾违例请粜、再劾阻挠开垦、终劾以赃,皆太守有意督过之。”做官与画画,正合他青年时期的梦想——“奋志为官,努力作画”。令人想不到的是,作为地方官的李方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水利专家。他撰写的《山东水利管窥略》四卷,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中,是其任兰山县令时奉檄亲勘小清河之后的精心之作。
清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到了巅峰状态,农业经济进一步体现了其在封建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而水利事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治水思想方面,传统观念与科学的新兴思想相结合。一方面,统治者正是利用老百姓因对水资源依赖而臆造出的鬼神崇拜思想,引导他们热爱水资源、爱护和建设水利工程。另一方面,清朝的治水思想又开始向着科学性发展。在治理水患的时候,他们用“预防治理”替代了原来的“针对性治理”;还意识到了治水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水利可以改善气候,如果不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的话,还可能损害气候。治水政策方面,清朝几乎所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文书都有关于治水方面的详细的法律规定,为了加强对涉水事务的有效管理,不断建章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水利法律法规体系。《清会典事例》就涵盖了清朝政府在治水方面的全部规定。治水措施方面,清朝的治水主要是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治水,同时加强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具体水情和往年水患情况,修建水利工程;二是在黄河、淮河、大运河等主要水域范围,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类似“河官”“河兵”等具体管理规制,专门负责治理事务。在全国各地众多的注重水利的官员当中,李方膺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据安玉坤、秦若轼《小清河的历史变迁》一文介绍,小清河为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七年(1130—1137)伪齐王刘豫所创。明初小清河上游水患频发,在清朝前期的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曾几次进行疏浚,小清河于是开始归入大清河再流入大海。雍正八年(1730),也就是34岁的李方膺来到乐安任上的第二年,皇帝谕修小清河,李方膺奉巡抚岳浚之命查勘小清河的水利情况。乾隆三年(1738),乾隆帝谕修小清河,李方膺又奉巡抚法敏之命查勘。李方膺自言其间往来河干、河源、河口等达五年之久。由此可知,李方膺的这本水利著作,完全是他从实地调查及实践中得来。那期间的雍正十年(1732),他还聘请通州诸生陈鹤龄到莒州协助治水。《崇川咫闻录》说,陈“至莒州浚小清河,筑闸坝、开水田诸善政”。
《山东水利管窥略》对小清河治理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意见
李方膺的《山东水利管窥略》四卷,共十四篇内容。李方膺两次勘测小清河受灾情况,对小清河的水利特性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并对小清河的治理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卷包括《小清河议》和《小清河辩》两篇内容。《小清河议》主要介绍了小清河的地理位置、主流和支流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小清河的防洪形势以及治理情况。《小清河辩》主要是针对有争议的5个方面内容(如海口处的地势高低、海水是否倒灌、水势强弱、水流方向等),进行了解释和论述。第二卷包括《小清河问》和《小清河商》两篇内容。《小清河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了16个水利方面的重要问题,涉及面广,数据详实。如海口高程是否高于内河?海水是否会倒灌?海口之外是否有蛤蜊堵塞?高、低潮位有多高?海水咸潮上溯程度怎样?《小清河商》具体对小清河治理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技术参数的商讨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第三卷包括《小清河支》和《小清河程》两篇内容。《小清河支》指出了小清河的源头,重点介绍了10条支流的发源、流经地和入河口等。《小清河程》重点介绍了小清河的河流行程。小清河当时分为两段,上半段承章丘、长山、邹平、新城诸县之水汇为青沙泊转入支脉沟,再东流入海;下半段承接乌河、孝妇河、麻大湖、会城泊诸水至博兴湾头庄入小清河的旧河后,与支脉沟合流入海。《小清河程》将每一段河长、河面宽和河深,都介绍得十分清楚。第四卷八篇文章,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小清河涉及的七个县(章丘、邹平、长山、新城、高苑、博兴、乐安)的水利情况,重点介绍了历年受灾及治理情况。
《山东水利管窥略》距今将近300年时间,但作者在水利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全面,内容详实、数据资料充分。针对小清河,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即河流流域、行政区划)两个层面论述了水灾和治理情况;河流水利基本特征值:如河长、河面宽、河深等,勘察到位、数据全面;河流的特殊属性,如入海口位置、高程、潮位高低等也一一作了说明;对河流灾害治理中可能出现的重要问题也专门进行了论述。“指画六百里之形势,条陈七邑之利病。”(《山东水利管窥略跋》)
在写法上,文章的层次、脉络十分清楚。如《小清河问》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一答,将重要的水利问题突出来,可以让阅读者很快知道关键问题的答案;《小清河程》将小清河分两段来写,每一段的河流走向、河长等列举得十分清楚;《小清河商》用与人商量的口吻,将小清河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和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让我们一目了然。
《山东水利管窥略》四卷成书于乾隆五年(1740),李方膺时年44岁。他在该书卷首回忆治河、写作经历时感慨地说:“上自发源之长白山、下至海口,其中湖泊支流以及被患村庄,凡经身亲其地,水泓之浅深、河面之宽窄,悉为丈量。七县之要害,通局之蓄洪,详为相度,汇成一书,以备参考。有识者幸原其简陋,鉴兹微忧焉。”不久,该书印版湮没,藏书家处也罕见其书,但李方膺与小清河的故事,却穿越了近300年历史的尘烟,仍那么鲜活地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