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

e声音

针对假冒运营商“积分清零”,需要依法从严打击。一方面需要警方加大对此类案件的宣传警示,提高公众的消费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打击力度,让不法分子得到精准打击。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有必要对消费者反馈的假冒伪劣商品等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东方网:《警惕“积分清零”营销骗局》

消费者的吐槽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秒杀活动本身不公平,太多机器人操盘手,“0秒提交,0秒付款”让人感觉很不真实,上架10件商品20人宣称抢到,“群演太不专业”;另一方面是秒杀成功后,商家不发货,或到货后货不对板,消费者感受到了欺骗。如果说秒杀是引流的手段,商品数量和活动频次的设置都是技巧问题,而涉嫌后台操盘,不发货、敷衍消费者,则是原则问题,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感情,也葬送了商家的信誉和客源。

——人民网:《慎用秒杀,别让消费者的热情“受伤”》

2022-12-21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21433.html 1 3 e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