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得懂,马铃为什么脆响,曾经将士彪悍,号角悠长,锣鸣鼓喧,千万只铃铛响……”这两天,一首名为《跳马伕》的歌曲,作为如东“双减”特色成果,在全县各地中小学生的口口传唱中火了。歌曲的作词者,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初中语文老师袁银峰(袁人)直言是从县丰利小学跳马伕社团的表演中汲取了创作灵感。
跳马伕源自如东丰利、掘港、潮桥一带,是一种民间祭神舞,气势恢宏雄壮。2011年,跳马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奏铿锵有力,呐喊摄人心魄。”丰利小学音乐老师、跳马伕市级传承人袁朋飞提起2015年第一次看到跳马伕的视频,至今历历在目。整齐划一的舞姿、排山倒海的呼喊、撼天动地的气势让这个当年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深受震撼,继而找到丰利镇跳马伕省级传承人任乃贵虚心请教,刻苦练习。学精学深后,根据学生自愿报名,袁朋飞在学校拉起一支二三十人的社团,教授跳马伕舞蹈动作。
“男生穿裙子跳舞?”这是社团成立后,袁朋飞听到过最多的疑问。“马伕扮演者中有渔民,他们的服饰是裙不是裤,因为打鱼穿裙装更方便,这是跳马伕服饰上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训练中,袁朋飞在保证舞蹈动作整齐标准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自身对跳马伕历史文化的理解,进行了适度的改编和创新。
几年下来,这样一支“草根”社团斩获了一连串不俗的成绩。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校园艺术节,跳马伕表演是“常驻嘉宾”,还参加过南通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作品的展演。
在之前的表演中,12岁的陆陈可佳从未缺席,是团队里名副其实的实力担当。为了表现出动作中舞动龙幡的气势,每周两节课的训练还不够,他总是给自己偷偷“加练”,拍成视频发给袁老师。陆陈可佳说,他有一个梦想,要在更大的舞台上把跳马伕跳给更多人看。而这也是社团里很多同学共同的梦想。
本报记者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