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聚焦

5名南通蓝天救援队员平安返通,土耳其的救援经历让他们难忘——

故事有遗憾但底色很温暖

救援现场。照片由蓝天救援队提供

“欢迎勇士回家!”昨天下午5时,S19南通西收费站,5名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的南通蓝天救援队员在完成搜救任务飞回国内后,乘专车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抵达南通,受到队友们的列队欢迎。

“这颗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能平安回来就是最大的幸福。”现场,队员马海洋的妻子张冰娜哽咽着说道。随后,南通市人防办、崇川区学田街道南川园社区和南通蓝天救援队队员们为5名勇士送上鲜花,为他们的跨国救援点赞。

一路辗转,南通力量驰援土耳其

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多地建筑被夷为平地,救援情况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6日晚,南通蓝天救援队收到江苏省域蓝天救援协调中心报备通知后,立即启动后台响应,组织选派了两名专业队员郭海峰、曹城瑞,他们曾参加过安徽省庐江县抗洪抢险、青海省玛多县地震赈灾等灾情救援工作,有着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

“土耳其发生地震的当天,我还在合肥出差,出于多年的经验,我知道肯定要进入待命状态了,就第一时间查询了相关资料并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38岁的曹城瑞告诉记者,当天晚上报名成功后,他连夜从合肥开车赶回南通,收拾了一些必要的个人物品等待集结命令。根据安排,两名队员要到广州白云机场和江苏蓝天救援队的大部队集合,一同飞往土耳其。

此行实属不易。从7日南通出发一直到9日抵达马拉蒂亚,南通蓝天两名队员一路辗转了约45个小时。“原本我们是要在阿达纳开展救援的,但在阿达纳机场向联合国RDC报到后,他们更改了救援地点,决定派我们前往另一个受损比较严重的地区——马拉蒂亚。”曹城瑞说,从阿达纳机场坐大巴前往马拉蒂亚,已是当地时间的深夜了,许是电力系统遭到破坏,道路两侧没有路灯,全程靠汽车大灯,再加上路面结冰打滑,常有坡度起伏,这一路大巴行驶得非常缓慢,约10个小时后才抵达基地。

而在郭海峰、曹城瑞出发后的第三天晚上,南通蓝天再次接到蓝天救援协调中心指令,根据救援形势需要增补救援力量,于是南通蓝天救援队第二梯队张轶鸥、陶继攀、马海洋于10日一早火速集结出发。由于现场物资匮乏,他们又补充携带了智能定位终端、破拆、医疗等物资。

首次参与国际救援,前方情况不可预测,对于冲锋在前的队员们,队友家人们的叮嘱出奇的一致:“希望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帮助当地受灾群众。”

迅速搜救,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

马拉蒂亚是土耳其此次地震受灾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沿途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及废墟,满目疮痍。

“我们到达之前,还没有国际力量进来救援,当时仍处于72小时黄金救援期,大家觉得肯定会有奇迹发生。”救援时间紧、任务重,蓝天救援队员们刚进入任务地区,第一时间就完成集结并分编成搜索队和行动队,联合开展救援行动。

曹城瑞所在的搜索二队承担着在废墟上快速进行生命搜索并“打点”的任务,哪里有疑似生命体征,行动队就重点在这个点位进行破拆和营救,可以说是大范围机动作业。“其实我们探测到的生命体征数量非常多,但有的时候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动物,需要行动小队先打通一条通道,救援人员钻进去依靠蛇眼探测仪确认里面的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大规模深层次破拆。”

首次行动中,曹城瑞和队友们在第一个点位就探测到两处很强烈的信号,后来证实有两名幸存者。“搜索行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被要求归建,在去找郭海峰的途中刚好经过第一个点位,当时听到人群中传来欢呼声,就稍微驻足了一会儿,看到有一位老年人被抬了出来,确认还活着,另外一个地方听说救出来一名妇女。”曹城瑞直言,虽然没有亲身参与破拆救援,但当时心情是极度开心的。

不过,并不是每次都能这么幸运,但只要有一丝可能,大家就会坚持到最后一刻不放弃。采访中,蓝天队员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场景,让人唏嘘。“我们受当地委托,某挖掘点下面还有一处遇难者遗体没有找到。在挖掘现场清理队友挖出的木板时突然发现背面有血迹且还未完全干,后经多方定位发现底下有疑似点,或许有幸存者。”那一刻,大家在现场指挥的带领下干劲十足,在原有两个定位的基础上追加一个定位,一直干到了深夜,直到挖出了泥土,也就是说已经到了最底层,但一无所获。“当时废墟下可能压着的孩子父亲也一直坚守在现场,包括土耳其军方及当地志愿者也一直在帮忙,可奇迹终究没有发生。那一刻,全场一片寂静。”

连续作战,

有遗憾但也收获温暖

马拉蒂亚天气严寒,全天气温基本都在0℃以下,给救援行动带来了诸多不便。

“救援头两天,厚厚的积雪还未消融,根本不清楚积雪下方覆盖的是什么,所以每一次行动更得小心翼翼。”救援队员告诉记者,救援期间,时常会碰到余震,加上当地的房屋建筑比较落后,给救援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每次救援之前,当地的结构工程师或安全员都会开展安全评估,确认现场符合作业条件后再开展救援行动,避免二次坍塌引发危险。

为了给救援队员一个栖身之所,当地政府找了一所比较坚固的学校作为基地。即便如此,为了多寻找一丝生的希望,大家休息的时间屈指可数。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队员们都要干到凌晨一两点,回基地席地而睡的时候差不多要到两三点钟,早上8点雷打不动集合领任务出发。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每天工作时间差不多有17个小时。“不过,老马有一次连续作战了36个小时。”

老马就是第二批次驰援的马海洋,43岁的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告诉记者,当地时间14日,通过生命探测仪和土耳其军方探测显示,废墟下有34℃到37℃的温度,类似于人体体温,也就是说有多处疑点。当时马海洋、张轶鸥、陶继攀所在的行动八组共27人齐心协力,拼命挖掘营救通道一直没有停歇。“因为已经很晚了,现场指挥决定每个省留3个人,其他人先回基地休整。最后一共留下来12个人,我就是其中一个。”一天一夜的时间里,行动八组一共找到9名被埋人员,但很遗憾已全部遇难。“其中有一个房间,我们挖到了3具遗体,是一名母亲紧紧抱着两个小孩。当时我就想,要是活着该有多好!”

救援行动虽苦也留有遗憾,但很多个瞬间都让人感动和温暖。在抵达阿达纳机场的时候,蓝天救援队员们就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救援期间,只要看到身着蓝天救援队服的人,老百姓们都会自发鼓掌,有的人还会流着眼泪对我们说:“谢谢!”张轶鸥告诉记者,去超市购物老板会免单,路过咖啡馆经理会追上来邀请喝咖啡,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很多,但都被队员们一一拒绝。“一句谢谢,就足以消抵我们所有的疲惫。”

在马拉蒂亚救援期间,南通救援力量与所在基地其他300多名中国蓝天救援队队员一道,共搜寻到46人,其中幸存者3名、遇难者43名。救援任务结束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军方主动和蓝天队员们交换了队服、头盔、肩章,留作纪念。临别前,队员们将食物、部分救援物资等都留在了土耳其。“我们希望当地百姓能重拾信心,早日重建家园。”

本报记者俞慧娟

2023-02-21 5名南通蓝天救援队员平安返通,土耳其的救援经历让他们难忘——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25979.html 1 3 故事有遗憾但底色很温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