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
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养老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我们兄弟几个面前。
第一,居所问题。我们商量下来,还是放在她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为好。尽管这屋子楼层在五楼,没有电梯,上下不便,但老人毕竟腿脚无力,已基本不下楼了,所以楼层高低对她而言已无意义。生活在自己住惯了的居所里,她有一种“住在自己家里”的自在感。而且她环境熟悉,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摸着走。不足的地方就是孤独,解决的办法就是我们尽量多去看她,陪她说说话。今年春节保姆归家过年,我和她朝夕相处,陪伴整整一周。
第二,护理问题。母亲一直很自立,就是到目前,她大小便还能基本自理。起初她一直反对请保姆,但问题很现实。她养的都是儿子,贴身护理总有些不便,再说我们也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过了90岁,母亲也就逐渐改变了态度。经过多轮磨合,现在一名来自海安农村的保姆照顾她已经快一年了。最让我们满意的是这个保姆健谈,没事的时候可以陪母亲聊天说说话。
第三,吃喝问题。听医生说,老人的吞咽功能退化,也没有饥饿感。事实也正是这样,母亲常说不饿,其实未必,她一直偏瘦。因此,我们尽量买些新鲜可口的菜,让保姆变着花样烧给她吃,保证她每天至少要喝一盒牛奶、吃一枚鸡蛋。母亲喜欢喝汤,我们就让保姆给母亲煨各种汤。
第四,看病吃药。年纪大了,各种慢性病也就来了。母亲没有恶疾,但心脏还是有些问题,去年竟然引发轻度中风,到医院抢救,住了十多天院,出院后每天要吃多种药物调节。她不爱吃药,常常自作主张就把药停了。我们只有耐心劝说开导。但有些药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询问过医生后适当调整。比如有一款防止老人脑退化的药,母亲吃了后皮肤过敏,只好一减再减。
第五,老人的心理健康。这个问题很重要。母亲过去在家里一直起着顶梁柱作用,现在我们各自成家了,也尽量把我们家庭里的事儿跟她说说,听听她的意见,让她有“当家作主”的感觉。我们和母亲聊天,也都报喜不报忧,小事情更尽量揣摩着她的心思、顺着她说,总之,不让她生气。母亲过去对生老病死看得很通达,但现在年事已高,加之身边熟悉的老同事、亲友一个个离去,难免想东想西。我们总是告诉她:老人有病很正常,你现在能自理,按照专家的话,你就是健康老人;照这个样子,你活百年根本不在话下。母亲有时说这里不舒服那里疼,我们仔细检查发现不要紧,就会宽慰她: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没事的。又引导她自己活动治疗,不痛了,她也就不胡思乱想了。
值得一说的是,在我们精心保护下,新冠病毒的那段高感染期,母亲和保姆都没有“阳”。在那两个月里,我们约定好,尽量不接触,就是买菜送过去,也都是放在母亲家门口就走。特殊时期,特事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