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捷 冯启榕
在中国神经外科邻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中国南方最早建立的神经外科在华山医院,“南华山、北天坛”并称中国神经外科的双子星;“华山神外”被国际神经外科最权威杂志《神经外科》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
毛颖从医的31年,正是中国现代神经外科飞速发展的31年。而他,更是华山神外从初出茅庐到走向全国、扬名世界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子承母业 立志学医
毛颖的传奇人生,是从南通开始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1967年在海门出生,在海门中学读了两年初中,一直到15岁才离开海门到南京求学。”提起老家海门,毛颖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代。
“母亲是当时海门县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我家就住在医院附近一条石板路老街上。老街上有学校、教堂,背后还有一条河穿城而过,让整条老街都变得灵动起来,充满了文化气息。”在15岁之前,毛颖每天就在这条老街上奔跑撒欢,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
“母亲一直到生产前一天她还忙碌在临床一线,直到羊水破了,才匆匆忙忙到医院产房把我生下来。”当时,毛颖的父亲在南通一所中学当老师,在母亲生下毛颖后,他才从南通赶回来看望他们母子俩。父亲的学校就在狼山脚下,毛颖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后来,由于文采出众,父亲被借调到江苏省教材编写组,前往南京工作,毛颖在初三那年转学到南京市第29中学(现为江苏教育学院附中),并在那里读完了高中。
受母亲的影响,毛颖决定子承母业,悬壶济世。1985年,毛颖以南京市高考第11名的成绩高分考取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当时,我放弃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个保送名额,以超出录取分数线50分的高分,进入了朝思暮想的上海医科大学。”
1992年,毛颖顺利地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并以全校男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选中,正式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当时,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正是周良辅教授。
师徒情深 匠心传承
不久前,56岁的毛颖和82岁的周良辅院士一同前往海口参加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20次学术会议。这对30多年的师徒早已情同父子,除了延续手术的技巧、医学的理解、事业的情怀之外,更有价值观上的一脉相承。
医学是需要积累的学科,师承是医学里最宝贵的传承。“对于外科医生的成长来说,师徒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华山医院神外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医生带着年轻的医生去工作。”在毛颖眼里,周良辅院士像父亲一样,先是手把手无私地传授技术,而后宽容地注视着自己的成长。“一般他先做主刀,如果到了哪一步他觉得你可以胜任时,他会换到助手位置上,让你去主刀。然后,中间他还会不停地把自己的实战经验全部教给你。”
谈及自己的恩师,毛颖言语之间满是感激,“非常感恩周教授这么多年对我的无私教导,除了医学技术外,他还教会了我一种方法论,让我懂得如何去诊断病人、如何去看待世界、如何去处理医患关系。”
如今,作为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大群徒弟,他像周良辅院士当年的悉心教导一样,带教自己的徒弟。其中,就包括和他同为海门老乡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朱巍。在毛颖的悉心教导下,朱巍已成长为全国神经外科领域的名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毛颖最为看中的,还是师徒之间人品的传承。如今,耄耋之年的周良辅院士依旧坚守在临床一线,兢兢业业地上门诊、偶尔还要“手痒”上台手术,这种敬业的精神,让毛颖和徒弟们看在眼里、敬佩在心头。“从医这么多年来,周教授一直淡泊名利,他在经济上的积蓄很少,住的地方很小也很简朴,心里永远装着患者的安危。”周院士的家里原来连一台大屏幕的电视机都没有。毛颖和徒弟们实在看不下去,春节给师傅拜年时,一起凑钱帮忙添置了。
打破禁区 屡创奇迹
无论是国内青春偶像医疗剧,还是美国医疗剧,神经外科医生都是魅力四射的主角,而毛颖正是国内首部大型医疗剧《心术》中“大师兄”的原型。
“六六是到华山医院收集素材时才和我认识的。当时,她跟着我们组一起体验生活整整3个月。可以说,整部剧反映了神经外科医生真实的酸甜苦辣。”毛颖说,《心术》中的大师兄性格很沉稳,也很能忍辱负重,对科室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这一点,跟他本人确有相似之处。
“狮心、鹰眼、妇人手”在神经外科医生身上体现得最为极致。在大脑手术中,一不小心就会留下后遗症,但要避免它,就得花很大气力。他们在显微镜下的精细操作,手的稳定性要求极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血管破裂或神经损伤,导致患者死亡或丧失语言、运动能力。
他回忆,在一次科室会议上,周良辅教授语重心长地讲过这样一段话,“神经外科医生都是大浪淘沙出来的金子,而比金子还重要的是信念。从事神经外科医生这份职业,一定要有一个信念:全力以赴把病人治好!”这段话让毛颖至今记忆犹新,更支撑着他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执刀31年来,毛颖一次次冲破生命的禁区,救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但他印象最深的却是一次失败的手术经历。“那是我和周教授联手上台手术,尽管我们为一名少年成功取出了脑部肿瘤,但因为孩子心脏承受不住,最终在手术台上去世。那一刻的怅然若失,始终在心头挥之不去……”毛颖深知,医学不是万能的,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总能把原来的“不可能”逐渐变为“可能”,从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情系故土 献策家乡
在事业上的全身心投入,让毛颖在神经外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国内较早提出脑疾病微创外科与脑科学前沿技术相融合的诊疗策略,并且将其应用于恶性脑胶质瘤、复杂脑血管病和重症意识障碍三大神经外科难治疾病。通过肿瘤分子特征解析与多模态可视化技术相融合,提高了恶性脑胶质瘤的全切率,降低了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率,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独创多套颅外血管复合搭桥技术与脑功能图谱评估相融合,将复杂脑血管病从“不治”变为“可治”到“治好”;阐明意识障碍关键神经通路,与个体化神经调控技术相融合,为重症昏迷患者苏醒提供了“华山方案”。
到目前为止,毛颖接诊的患者超过十万,参与手术万余例。他的从医生涯经历了中国现代神经外科飞速发展的全过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良辅教授的顶层设计下,毛颖带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名扬世界。这些年来,毛颖一直关注着家乡医疗事业的发展,多次受邀回通参加“江海微创神经外科论坛”“2022复旦——南通医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活动,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南通与上海的关系非常密切。我认为,如何把患者留在当地,是当前南通医疗卫生系统应该思考的问题。”毛颖说,比如,动脉瘤患者就不宜来回奔波,在家门口就近治疗对这类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他建议,南通下一步应在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打造危重症治疗的多学科融合体系方面下苦功。南通与上海的医疗合作绝不是定期邀请上海医生来通“飞刀”或坐诊那么简单,而应当通过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方式,加强沪通医疗协作,带动南通本地医疗技术的发展,最终让南通市民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就医。
“医学的开始如同说一个故事,而我,是击鼓传花的角色,希望中国的神经外科越来越好,造福天下苍生。”可以预见,通过触摸人类大脑,毛颖还将书写更多“中国神外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