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铁生
提起小小的螺儿,在河网纵横的江海大地南通,昔日可谓最多且微不足道的小动物,但也是最有特色的东西。过去我家住濠河边,阴雨潮湿天螺儿可爬到墙脚水缸旁,会游水的邻居小孩赤足下河,一会儿能摸半篮子螺儿。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许多与螺儿有关的有趣味的俗语、谜语、儿歌,值得一述。
“过冬的螺儿见春水——扬眉吐气。”这既说明经过一冬的养精蓄锐、肥硕的螺儿迎来哗哗春水,是奉献自己身体和养育后代的时候了,所以有“清明螺、肥似鹅”“菜花黄、吃螺忙”之说,清明前后的螺蛳肉质紧致,又鲜又肥。一过清明,螺蛳开始交配繁殖,壳内孕育小螺蛳,螺肉就比较干瘦了,吃起来味道大打折扣。老人家还有清明时节吃三次螺可清火败毒、对眼睛有好处的说法,故民间有“清明嗍螺蛳,眼睛没得事”的俗语。“田螺浮水面,风雨在眼前。”是指春夏时雷阵雨前夕,田螺往往爬出水面,是天气大变化的征兆。而“太阳下山,田螺摆摊。”当太阳猛烈时,螺儿躲在泥层里睡大觉,待太阳西斜、阳光黯淡,螺儿就从泥窟里爬出来。有的觅食,有的乘凉,这当然是耥螺儿的最好时机了。由于螺儿“老实”,获取的办法也简单易行,过去农家都有耥螺网,只要人站在河边,把细竹支撑的网兜投向水中,前面用根竹竿不停地捣动,慢慢沿着河底向前推动,耥螺网里的收获会越来越多,倒入篓中后可继续再耥。
南通旧谜语里有两条是关于螺儿的:“小小瓶,小小盖,小小瓶里有荤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螺儿虽小也是肉,小时候我们吃肉的机会少,是真把螺蛳当荤菜来吃的。还有一则谜语是:“生的是一碗,煮熟是一碗,吃了一碗,还剩一碗。”天下哪有这等奇事,但螺儿就是这样,这是其壳的神妙之处了。螺类有着先天的优势,其腹足在水下和陆地上都能爬行;螺旋形的贝壳不但可以减少水分散失,还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上大下小的壳可减少水的阻力,且在泥土中不易被黏住,在陆地上又能维持形态;口中的齿舌可啃藻类水草尸体垃圾。南通人还常说:螺蛳壳里做道场——兜勿转,是形容局促、拥挤、范围有限,成不了大事。
南通儿歌唱:“吃大菜吃小菜、拔双筷儿挑荠菜;螺儿炒韭菜,要吃拿碗来。”昔日的河道小沟水田的螺儿很多,价钱也便宜,成为百姓常食之物,当然它不是大菜而是小菜,且可整碗地吃。春天肥香的韭菜炒青螺是经典菜肴,最讲究的是火工,韭菜断生即可,螺肉需旺火速成,吃起来才脆嫩,如果在锅中时间一长,吃起来就老韧了。而且南通赞其为十全十美之肴,因为:“韭菜韭菜,就是9个菜,再加上螺肉,不就是10个菜吗?”如今的螺儿炒韭菜,已成为春天的特色菜肴,端上宾馆酒店的餐桌。
“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肴均不及。”由于螺壳内有少量泥沙,买回来应换水两三次、浸泡两天左右。记得我们孩子小时,因太忙碌,螺儿在水中泡了一周,肉质已瘦小变老不好吃了。也有人将螺蛳提前用辣椒水泡上一天,让它把泥沙吐出来。还有人养螺时在水面滴几滴油,形成薄薄油膜,使水中氧气无法正常与空气交换,水里氧气变少,螺蛳只好大口吞水吸气,从而加快排出壳内泥沙。
南通人习惯用老虎钳将尾部夹去便于嘬食。这也是源于“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因黄鳝个头越大越老,它头上的骨头就越大越硬,且上面也没什么肉,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在处理黄鳝时,有意将头丢掉。而螺儿尾部不仅有很多泥沙,还有很多排泄物甚至重金属成分,所以这里脏得很,会携带各种寄生虫和细菌。人若吃多了,会给自己身体带来损害。
“三个指头捏田螺——稳拿”,说明螺儿身体之细小。“嘬螺儿,强盗来了不当事。”食螺儿的最经典、最“出彩”之处在一“嘬”字,由于我们已将每个螺儿尖尖的尾部剪掉,煮熟后螺壳内肉体已为鲜美汤汁包裹,只用轻轻一嘬,螺肉体与汤汁即会一同吸入口中,当然有滋味、有嚼头了。由于正吃得津津有味,至于周围发生什么事也不管了,强盗来了也不当回事则是夸张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