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员王先生今年30岁,已失眠了3年,白天昏昏沉沉,夜里又睡不好,工作压力大,情绪也受到影响。今年3月份,他来到南通四院睡眠障碍专病门诊,经过药物治疗,半个月后失眠症状得到了改善。
“失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为特征,其临床表现有早醒、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无睡眠感、多梦等。失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最为常见。”市四院睡眠障碍专病副主任陈星介绍,失眠患者要规律作息时间,不要熬夜,不要在床上看书或看电视、玩手机,要避免灯光照射,降低褪黑素影响睡眠。
他在“冰与火”中煎熬20余年
崇川区的吴先生今年55岁,在他3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失眠、话多等症状,一段时候后又开始闷闷不乐,做什么事都没有精神,在外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一直服药治疗。
市四院精神大科副主任、精神二科主任严琦介绍,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临床上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理障碍。情绪犹如过山车,时而心境高涨,时而又跌落谷底,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中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终身患病率为0.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受家族遗传影响较大。当家人出现彻夜不眠或睡不踏实的情况时,应高度警惕。防治双相情感障碍,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频繁发作,严重时危及生命。
她美好年华却感生活无望
小燕(化名)今年14岁,1个月前因转学出现压抑情绪,经常觉得不开心,不想与人交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觉得生活没意思,自己前途无望。经南通四院全面的检查及评估,医生判断患儿因环境改变、学习压力大、季节变化等诱因,而出现“抑郁发作”。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提到,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市四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副主任丁雅琴介绍,抑郁症的常见表现是心情低落、无理由的哭泣、悲观、学习力不从心、失眠等。春季预防抑郁症,青少年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按时起居、适度运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倾诉也有利于舒缓情绪。家长也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多理解、尊重孩子。
本报记者冯启榕
本报通讯员朱小平 钱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