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玲
大家好,我是儿童文学作家张晓玲,今天,很高兴能在线上跟大家见面,聊一聊《一个人,一座城》这本书。
这本书写的是南通近代实业家张謇的故事。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1853年,也就是清朝的咸丰年间,张謇出生于南通海门常乐镇,在家中排行老四。张謇的爸爸是个本分的农民,常出门做一些小生意,眼光看得比一般农民要宽一些、远一些。他肚子里有些墨水,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于是送家里的孩子们都去读书。读得最好的,就是张謇。有一次,教书先生出了一副上联“人骑白马门前过”,张謇的对句是:“我踏金鳌海上来”。
这让张謇的父母十分惊喜。因为这个对句除了展示出张謇的才华外,还展示了他的野心和抱负。金鳌又叫龙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而“独占鳌头”,更有考中状元的意思。
张謇在1894年,他41岁时,真的高中了状元。
然而,1894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那一年,用干支纪年法来算,是甲午年,甲午年爆发了一场战争,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张謇刚进京当官,就赶上了这事。张謇是主战派,主张坚决抗争到底。可当时的朝廷已非常腐败没落,屡战屡败。
就在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张謇的爸爸去世了。在中国古代,有一种丁忧制度。就是家中父母要是去世了,朝廷上的官员就得回家去守孝。张謇只好回到南通。也就在这段时间,中日甲午之战便以中方的大败而结束,随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台湾岛割给了日本。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丧权辱国的条款。这使张謇悲愤不已,更使他看清了清廷的腐朽与没落。他知道,这条他从小走到大的路,此时已走到了尽头。无论是张謇自己,还是中国,都需寻找新的方向和新的出路。
张謇冷静思索后,决定就从家乡南通起步,开始创办实业。不当官了,当商人。
南通,古称通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衔长江,东临黄海,辖境内的土地最早是由长江入海口泥沙堆积形成的一个个沙洲,随着斗转星移、年月更替,逐渐连成陆地。清朝末年的南通,是中国众多封建小城中的一个,贫穷、落后,但水系众多、交通方便,且手工棉纺织业较为发达。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企业便属于棉纺织业,张謇为之取名为“大生”。
就这样,张謇做了千百年来所有状元都没做过的事:弃官从商,回乡办厂。《一个人,一座城》这本书中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因为这里,是张謇人生中一个最为重要的转折点,就从这里,张謇逐步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路。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我们可以翻开书来看看。
这条路非常难走,从未有前人替张謇开道,资金、厂房、设备、原材料、人手……一切从零开始。张謇四处求人却四处碰壁,有次去上海筹款,没钱回家,靠卖字筹措路费。后来,终于建好厂房,运来机器,就用剩下的所有钱买了棉花,硬着头皮开工了。没想到的是,大生纱厂仅开工一年就获得盈利,之后数年中,订单和利润滚滚而来,张謇的实业王国迅速崛起。大生二厂、大生三厂、大生八厂、广生油厂、复兴面粉厂、资生铁冶厂、阜生蚕桑染织公司、泽生水利公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新的经济实体如同细胞分裂一般不断衍生。为了解决原材料问题,张謇成立垦牧公司,开垦荒滩,种植棉田,使盐地荒滩变成沃野良田,进而成为人群聚集生活的村落、城镇,改变了江海平原上千万人的生活。
张謇发财了。他停下脚步了吗?他没有。
获取巨额利润,从不是张謇的最终目的。他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这段话可看作张謇一生理想之总纲。人生短暂,如同草木,总要留下一二有用之事业,不随着个人生命的消失而消亡。这才是生命的最大意义。
张謇所说的“一二有用事业”,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1903年,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通州师范学校。这是一所注重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为什么先培养小学老师呢?因为张謇同时也在建小学。他可不是在玩票,他是有规划的。他以整个南通为目标,在建设整个南通的基础教育。不但包括市区,也包括整片广阔的江海大地。他一开始是规划每25方里建一座小学。后来有一个下雨天,他去垦牧区办事情,发现路非常难走。他就想啊,我一个大人坐着车行进都那么艰难,何况小孩子呢。就算是来回十多里路,对小孩子来说,也太远了。他改了规划,最终改成每9方里建一座小学。
后来,张謇又建了女子师范学校。小孩子小学毕业后,得受更高的教育,张謇又创办了中学、职业学校和大学。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南通城乡建成初等小学329所、小学12所、中学5所、师范学校2所、职业学校4所、大学1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近代化教育体系。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
除了办学,张謇还创办了更俗剧场,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道理,普及文化。创设了南通博物苑,将世界之新奇、博大展示给小城人民。图书馆、体育场、气象台、公园……都在他的推动下一一出现,他还创办了医院、养老院、育婴堂、济良所等慈善机构,南通成为当时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被称为“近代第一城”。
事实上,张謇为了建造他梦想中的新世界,花去了他所有财富,大生集团对各项公共事业的支撑远远超过了一个企业应该给予社会的合理回报,以至于耽误了自身发展,到最后,在艰难时局到来时,没有逃脱破产和被接管的命运。那时候,张謇在做什么呢?张謇仍在卖字,并用卖字得来的钱为育婴堂的孩子们和养老院的老人们换取生存机会。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张謇仍在巡视堤坝,关注南通的水利建设。
张謇的故事,能帮助我们看到生而为人的真正价值,那就是尽可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可能不会像张謇那样光芒万丈,照亮一座城市、一个时代,但我们也可以用我们微小的火焰去照亮身边的小地方。我觉得这是张謇故事对当下的我们、对未来的世界最大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这本书是怎么做成的,有多少人在做这本书,我们做了多长时间。
因为是南通籍人,我被选中做《一个人,一座城》的文字作者。一开始,我以无知者无畏的劲儿接下这个任务。我以为只需大致了解一下张謇生平,写出一本绘本脚本即可。但我没料到的是,这本书的创作难出天际。说来奇怪,我竟没一刻想过要放弃。因为仅仅接触了一个月,我就被张謇这个人物迷住了。他太传奇,太丰富,太伟大了。我读完了编辑团队提供的资料,数次去南通实地采风,又去买了好几种版本的张謇传记,研读了数十篇研究张謇的论文。在包含了画面细节大概五六千字的绘本脚本外,我还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传记,用我自己的文字和逻辑完整梳理了张謇一生。之后,又经过了差不多十轮修改,包括专家修改、编辑修改、我自己修改,最后呈现在绘本上的我的文字只剩两千多字。整个过程,花了多长时间呢?两年时间。那画家的创作过程,应该比我更难。
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合作,七位南通画家、一位南通作家、数位南通学者、一家南通媒体,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编辑团队,通力合作,像建造一座城一样,从一砖一瓦搭起,完成了这部作品。
当然,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所书写、所刻画的这个人物——张謇,他值得这样的书写和描摹,值得这样被致敬和纪念。
今天我的演讲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喜欢《一个人,一座城》,从中看到一个人的一生、一座城的崛起,更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