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EICU的各位医生护士,在危急关头果断地开启了ECMO,把我们家老王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近日,王先生(化姓)的家属在询问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沈雁波有关情况后,感激地说道。
此前因重症肺炎进入通大附院的王先生在接受紧急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予俯卧位、镇静镇痛、肌松等治疗后,病情仍然未见好转,在纯氧状态下氧合一直持续恶化。就在前几天,面对病情持续恶化的王先生,沈雁波毫不犹豫地说道:“启动ECMO小组!”王先生的家属心急如焚,EICU团队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立即启动ECMO小组。
沈雁波、主任医师袁鼎山带领王霆、姜岱山以及护士汤丹丹、戴莉等熟练操作后,顺利给病人穿刺置管、运转ECMO。随着生命重器的运转,王先生的血氧饱和度从80%升高到100%,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医护人员并未放松,继续通过循环支持、进行肺保护性治疗策略,让王先生获得好的预后。
就在当天,EICU医护人员悬了一上午的心刚因为王先生抢救成功落了下来,下午再次接到紧急情况!患有严重胸外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肺挫伤、创伤性气胸、纵膈气肿、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徐先生(化姓)收治进入创伤中心,经气管插管、纯氧吸入状态下仍不能维持,危在旦夕。生死攸关之际,ECMO小组再次出动。从入院到ECMO运转,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徐先生血氧饱和度顺利升至100%,为接下来创伤的救治抢得黄金治疗时间。由于合并创伤、出血,此次为EICU首例无抗凝ECMO。
ECMO中文称为体外膜氧合,俗称“叶克膜”,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最早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成功利用。ECMO除了能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患者心肺负担,如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情况之外,也能为医疗人员争取更多救治时间,被视作重症监护病房(ICU)里的“终极武器”。它的工作原理不难理解:将静脉血引出体外,让血液结合氧气之后,再泵回体内。根据血液回输路径不同,ECMO分为VV(静脉到静脉)和VA(静脉到动脉)两种模式:前者辅助呼吸,而后者将血液氧合以后泵回动脉,绕过心脏和肺脏,这就使得这两个器官,尤其是心脏无法正常工作的时候,ECMO可以辅助呼吸与血液循环,因此,ECMO也被称为生命支持技术。
本报记者李波
本报通讯员王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