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南通新闻

曾经瘫痪6年的她,如今活出了别样精彩——

金玲“掰开拉直”的逆袭人生

生不如死的病痛

从早上6点多,一直到晚上10点,金玲每天就在她的普拉提工作室忙碌教学,眼里有光、活力四射。

谁能想到,这是一名瘫痪在床6年、饱受病痛折磨的残疾人。5月21日是第33次全国助残日,我们走近这名体态健美、身形灵活的健身教练,听金玲讲述把自己“掰开拉直”的“逆袭人生”。

上课中的金玲。陆玲琳

金玲老家在安徽农村。18岁时,早早没了母亲的她来到启东,在当时的一家窑厂打工,由此结识现在的丈夫,两人把家安在了启东。

2006年,夫妻俩用辛苦赚下的钱租了一间小店面,跟着老乡学做大理石生意,一天忙碌16个小时。或许因为劳累过度,2008年的一天,金玲的手指和脚趾突发剧痛,第二天便全身僵直。丈夫急忙带她赶往南通一家医院检查,一纸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书让金玲如雷轰顶,眼前幼小的儿子和刚起步的生意该怎么办?她的眼前一片灰暗……

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作“不死的癌症”,而金玲的急性发作症状更是痛苦。“无法形容那种痛,就是从头顶到脚趾都僵硬,全身骨头被往外撕扯。”描述那种感受,金玲依然心有余悸。扎针、理疗、吃药……金玲开始了无边无际的治疗,但顽固的病魔持续施虐,让她生不如死,“我的意志力就慢慢被摧毁了。”

断断续续地治疗中,她先后动过三次放弃生命的念头。第三次,她疼得从床上滚到地面,然后万念俱灰地爬上窗台,一旁被吓坏的儿子抱着她的腿哭得撕心裂肺。哭喊声把金玲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当时的心痛压倒病痛。我想,就算为了儿子,无论怎样都要活下去!”

趴着上课的教练

金玲再次前往专科医院,决意住院接受长年治疗,这一住,就是6年。

“6年间,每当想放弃,脑子里立刻浮现儿子哭着喊着妈妈的场景,我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金玲告诉记者,疾病带给她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情绪上无法缓解的抑郁。无数个黑夜,她躲在被子里默默流泪,第二天醒来,泪痕未干的她又笑对医生。

2013年,金玲积极投入康复训练。因为疼痛和僵硬,一开始只能在床上学着做最基础的拉伸动作,但她强忍疼痛,尽力把身体拉到极限。慢慢地,她可以靠止痛片下床训练。后来,能走出病房到花园做拉伸,每天早晚一小时,从不懈怠。身体的悄然向好让金玲十分欣喜,“背没那样僵硬,睡眠也变好了,我终于重新站立了起来。”

希望在一天天的坚持中被放大,一年后,金玲终于能行动正常。出院后第一件事,她就去北京学瑜伽教培,“一是坚持不让自己脊柱变形,二是想可以挣钱为自己治病。”专业瑜伽可不像医院里的康复训练,难度很大。金玲一边吃着止痛片,一边魔鬼般地练习,别的学员练一两个小时,她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那股不要命的狠劲让培训老师都被折服。

学成后的金玲回到家,现实又给她当头一棒。由于长期服药,她变得又黑又肿,没有一家瑜伽馆愿意接受她。“后来一个热心的美容院老板留下了我,让我带会员练瑜伽。”

金玲的专业专注与尽心尽责,让学员对这个“难看”的教练从排斥到渐生好感。金玲并不愿意提及自己的病,但病痛有时不按套路出牌,“有时上课会突发疼痛,我强忍住跪着或趴在地上把课程教完。”学员发现了教练的异常,于是知道了她的经历,再看到她忍痛教学的样子,都恳求她停止,但金玲总是笑着坚持。

日复一日的瑜伽教学让金玲的体型越变越好,身体也越来越强健,发病越来越少,后来连止痛片也停止了服用。被她的精神感召,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当学员。当初只为满足自身康复需求的职业变成了事业,金玲更加努力地提升自我,并开办属于自己的会所,学员渐渐增加到500多个。

日益“挺拔”的人生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

住院期间,看着身边有太多病友因无望而放弃治疗,金玲感同身受,特别难过。“我要用我的亲身经历给他们信心。”出院后的那段时间,她时常在市区、启东两地跑,一遍遍讲述自己的康复历程,一次又一次劝说病友接受治疗。

多年因病无力照看儿子的愧疚,让她更看不得那些孩子自暴自弃。那时有个湖北的男孩,上初中发病休学被家人送来住院,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任何治疗。金玲便站到男孩床头,告诉他自己曾经的症状比他更糟糕,然后就默默伸展肢体做起瑜伽,用动作告诉孩子,强直患者也能康复。

几天后,男孩从裹紧的被窝里钻了出来,开始跟着金玲一起练习,并从此配合治疗。男孩后来重返校园,现在已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这让金玲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只要自己不被自己打败,就没有什么不能战胜的。

从在死亡边缘挣扎的患者,成为被需要的榜样力量传递者,金玲在感受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自觉地将事业转化为一份责任。她增设康复理疗中心,主要针对青少年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提供矫正帮助;她带领会员向启东市红十字会捐款,资助家境困难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她还与启东市红十字会商议,准备做一个面向脊柱病困难群体的公益项目……

“儿子现在是一名专业理疗师,他和我想法一样,要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困扰。”儿子的有力支撑,让金玲信心满满:今后的人生会更加“挺拔”。本报通讯员陆玲琳

龚圣云 汤钦云

本报记者黄海

2023-05-23 生不如死的病痛 曾经瘫痪6年的她,如今活出了别样精彩——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36740.html 1 3 金玲“掰开拉直”的逆袭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