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深读

给孩子以心灵滋养 社会需共筑“防线”

——多地开展校园心理 健康“必修课”扫描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最近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已成为“必修课”,学生们开始学习识别和管理情绪,从认识自己、他人和环境中学习人际关系处理,了解遇到问题时如何求助和倾诉,在课程中得到心灵疗愈和滋养。

体验、分享、感悟带来心灵成长

10余名学生围成圆圈,每人右手掌心握住一支直立在地上的塑料杆,口令响起,学生迅速移动步伐,去握相邻同伴的杆子,过程中要保持杆子不落地……走进大连市第十一中学体育馆,心理拓展课上一片欢声笑语。

“这堂课组织学生进行了‘击鼓颠球’‘不倒森林’等项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进行分享,这有利于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调节情绪,发挥潜能。”心理教师张莹介绍说,学校除心理健康课程外,还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沙盘游戏、放松训练等,并定期举办心理文化节、心理讲座等活动。

记者从多地中小学了解到,结合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课程正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四年级的一节心理课,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绪。心理教师肖冬梅介绍说,教师把一块布铺在地上,分成不同小组的学生们站在布上,要求在脚不离开布的情况下,把布翻面。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激动、生气、委屈、喜悦……体会到各种情感。游戏结束后,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感悟团结合作、主动牺牲等精神。

遵义市第十九中学心理教师罗艳说,学校在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初二年级则以讲座的形式授课。贵州省黔西南州教育局副局长李天维说,2022年9月以来,该局对全州120多名专业心理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后,在全州所有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

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新挑战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快速发展、面临多个成长议题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人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全国超过3万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抑郁风险。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多位受访心理教师表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并呈现出低龄化特点。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祥云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设备的发展,通过智能设备进行交流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现实社交,也给未成年人心理带来不利影响。“如青少年使用手机时间过长,甚至形成手机依赖等,会导致孩子们更不愿意开展面对面的线下社交。同时,容易受网络不良价值观影响,一些不良信息会引导学生认可甚至模仿,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受访心理教师认为,亲子关系紧张和学业压力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表现为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给孩子加压,孩子难以承受;或孩子不想听从家长对自己未来的安排,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因而感到焦虑,等等。同时,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心理问题和抑郁倾向更难被识别和诊断。 新华社记者王莹 郑天虹 郑明鸿

2023-05-25 ——多地开展校园心理 健康“必修课”扫描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36999.html 1 3 给孩子以心灵滋养 社会需共筑“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