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自古人文荟萃、名医辈出,中医药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16年,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在濠河边落成,毗邻良春国医堂。
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崇川区和平桥街道环城西路上的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前,刚踏上台阶,一股浓郁的中药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步入博物馆大门,入口主照壁前由国医大师朱良春亲题的“大医精诚”四个大字醒目异常。
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由国医大师朱良春率先提出创办,是在江苏省文物局备案的首家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展厅面积1000余平方米,藏品共1197件套,其中古籍280册、中药用具408件、中药标本270件,其他各类医药相关杂件若干。博物馆基本陈列区包括南通中医药总介、南通籍中医药名家展区、南通中医药发展成果(包括中医药非遗)、国医大师朱良春诊室、虫类药展区等多个模块,全面展示了近代南通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走进藏品专区,研钵系列、青花瓷小药瓶系列、熏香炉系列、脉枕系列等令人目不暇接。馆藏器具中,以中医最常用的研钵和戥称为多,不同年代、不同材质、不同形状和不同图案花色,都相当齐全。“过去的中医都会用到研钵,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药效,需要将药材仔细研磨。一只研钵可以传承几代,见证几代中医人的师徒授受。现在虽然可以用机器替代研钵,但仍有不少中药铺子保留着研钵研磨的传统。”在馆长朱剑萍眼中,这些藏品都是有生命的,在岁月的颠沛流离中很幸运地被保存下来,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一种传承。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南宋晚期铁质串铃。串铃也叫“虎撑”,是旧时郎中的行医标志。“以前的郎中很多没有固定的坐诊场所,他们走街串巷,手里摇着串铃,有需要的人家听到串铃声自会请他们上门。”博物馆讲解员陆建华介绍。
虫类药展示是博物馆的又一大特色。朱良春对虫类药的研究和运用经验在中医界影响深远,是当代虫类药临证实践的大家。馆内目前共有金钱白花蛇、蜈蚣、地鳖虫、全蝎、壁虎等虫类药标本100余件,增设的侧悬浮空气成像系统能将虫类药进行立体式展现。
为了让参观者有听觉、视觉上的全方位接触和体验,馆内引进先进技术,设有电子翻书触摸屏、电子展示屏,供参观者自助阅览和查询中医药知识。3D在线参观系统可让线上游客全方位游览博物馆。二楼的“顺寿堂”则模仿了清代中医诊脉场景,令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中医望闻问切的奇妙。
“我们近些年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聚焦科普教育功能,增加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张茜介绍,博物馆以举办主题活动、开展讲座、文化交流为主线,充分发挥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科普、教育”功能。自2016年开馆至今,累计接待来自海内外参观团体300余个、游客38万余人次,辐射人群80万余人。
在崇川区文旅局的支持下,博物馆积极推动博物馆进校园研学项目,将中医药传承教育引入课堂。针对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场地活动,寓教于乐,通过“认识身边的中草药”、制作中药香囊、诵读中医经典等有趣的实践活动,带孩子们感受神奇中医。
针对中老年人群,博物馆开展关注骨骼健康、爱护心脑血管、常见老年慢性病防治等讲座,定期组织专家义诊,让中老年人了解健康养生知识,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定期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健康保健、节气养生科普知识。
“只有真正地参与、体验、互动,人们才能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文化魅力。”张茜认为,“我们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喜闻乐见的解读形式让中医药知识落地,贴近大众生活,增加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卢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