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朱晓蓉因病离世后,家人根据其意愿捐献遗体

49岁的她成为一束光

晚报讯 这是一份来自逝者生命尽头最后的馈赠,也是一场对生命的致敬与接力。13日,如皋市年仅49岁的朱晓蓉因病离世,根据其生前意愿,家人强忍悲痛将她的遗体进行捐献。

早在2020年,朱晓蓉就登记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成为一名光荣的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

当天中午,在如皋市博爱医院肿瘤科十一病区,一场简单而庄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后,朱晓蓉的家属在第一时间将她的遗体捐献给了南通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并将她的眼角膜捐献给了南通红十字眼库,成为如皋第6例遗体捐献者。

朱晓蓉生前是一个阳光开朗的人,平时乐于助人,也热心公益事业。即使2019年被查出患有癌症后,她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是她的生前遗愿,也是她生命最后的献礼。”朱晓蓉的家属王凡回忆说,朱晓蓉很早便有了捐献眼角膜的想法。“她这个人本身就比较坚强,也很有爱心,她以前跟我们聊过,说见不得人间疾苦,只要看到有人身处困境,她就想提供帮助。”

2020年,朱晓蓉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一名6岁女童去世后,无偿捐献器官救了3个人。受到触动的朱晓蓉更加坚定了内心的想法,在身故后捐献遗体及眼角膜等器官,用于医学事业或需要移植的患者。紧接着,她便通过网络登记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今年,朱晓蓉的癌细胞开始转移,而且转移速度很快。眼看着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朱晓蓉这才掏出了那张编号为W32068220071117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说出了藏在心里的秘密,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

“她作出遗体捐献的决定,我们事先并不知情,但我们选择支持。”王凡告诉记者,尽管最开始,他们一家人心中有万般纠结与不舍,但最终还是选择尊重朱晓蓉的决定,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朱晓蓉心里所装着的那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背面这样写道:这是生命的礼物,虽然不知生命之旅何时结束,但当那一刻来临之时,可留下鲜花一簇,那是身体绽放的玫瑰,那是献出的珍贵礼物。

“她的生命之旅看似已经结束,其实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她的生命。”看着朱晓蓉生前的照片,王凡说,将遗体和角膜捐献出来,是朱晓蓉留给这个世界永恒的温暖。 记者陈嘉仪 通讯员王俊

2023-06-15 朱晓蓉因病离世后,家人根据其意愿捐献遗体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39525.html 1 3 49岁的她成为一束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