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晚晴周刊

老人上大学,并非 浪费教育资源

◎瞿光唐

又到了考试季,中考、高考,年轻人们竞逐得热火朝天,让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两则新闻。一个是51岁的重庆涪陵“励志妈妈”卢江容考上硕士研究生,一个是52岁的湖北襄阳人鲁新林考上大专。有不少网友认为他们是“学习标杆”,“活到老学到老”,不过也有人质疑:高龄上大学“浪费教育资源”,“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笔者认为,高龄上大学,是学习型社会题中应有之义,非但与“浪费教育资源”无关,还促进了“教育资源”最优化。

高龄上大学,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卢、鲁二人用自己的经历,改变了周围许多人的观点。人,无论在什么年龄段,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能自我设限。在鲁新林看来,上大学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退休生活,有人会去钓鱼、下棋、周游世界,我就觉得我退休了还是要充实,考大学能让人充实。大学环境单纯,我来这学习有益于我身心健康。”他也想给女儿做个榜样——“年轻人更要坚持终身学习。”卢江容、鲁新林等人活到老学到老,示范作用强。

高龄上大学,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高龄考生放手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人们的观点也会趋于一致:终身学习有益于身心健康。

高校教育资源并非年轻人独享。我国在2001年就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教育部门允许高龄人报考,学校允许高龄人入学,这就表明了政府的态度:高龄人有权利享受教育资源。再者,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一些大专高职院校招不满学生,根本就不存在浪费。

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视角下,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系统还应持续建设和改善。目前,成人学历教育的拾遗补阙任务已基本完成。有专家建议,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可以适时与高考合并。高考中,“高龄”大学生应该适当加分录取。本科学历教育中,按照完全学分制修读的非全日制学生规模应逐步扩展。只有这样,社会中的“高龄”大学生才会越来越多,人们会逐渐对这一现象习以为常。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们为有更多年轻人进入高校深造而高兴,也同样为中老年人上大学而喝彩。

今天的大学,是所有人的大学!

2023-06-20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40006.html 1 3 老人上大学,并非 浪费教育资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