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1日,30年前的今天,带着油墨清香的《江海晚报》创刊发行,飞入通城寻常百姓家。
这张如婴儿“呱呱坠地”的报纸,一出生便被寄予重托:一代宗师赵朴初为之题写报头;当天,时任市委书记、市长先后到报社,看望采编人员,与各界百余名代表一起为之“庆生”……
这张横空出世的报纸,承载了西寺路10号一批中青年报人的新闻理想,在他们的耕耘下,《江海晚报》一纸风行,它的创刊被列入当年南通社会经济发展年度大事,载入史册。
“这是一张在创业激情和潜心策划中诞生的都市晚报!”回首《江海晚报》创刊,已是耄耋之年的南通日报原总编辑、晚报首任总编辑贾涛根感慨万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之风劲吹,市场经济日益活跃,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发明显。“大报办小报,日报办子报”,一股按捺不住的办报热在中国报界掀起。
彼时,身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南通、一个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城市,仅有一张四开四版的《南通日报》。办一张“内容更活、服务更强、功能更多、信息更快”的“进家庭、进生活、进百姓”的晚报,成为南通新闻人热切而朴素的初心。
1993年6月上旬,《江海晚报》终于从国家新闻出版署拿到“准生证”——国内统一刊号:CN32-0093。“当我和范计春赴南京拿到‘报纸登记证’时,都情不自禁欢呼起来:‘93’,一个好吉利的数字,‘93’就是‘就上’,这是要我们迅速上马啊!”多年后,贾涛根忆及往事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江海晚报》是当时江苏第三家、江北首家获准出版的地级市晚报。
晚报取名“江海”,甫出于先贤张謇在钟楼上对联中的一句“江淮之委海之端”,滨江临海的南通,称之为“江海”,约定俗成;还有一脉传承的渊源,则是源自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苏中四分区党委机关报——《江海报》。
晚报报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书法界泰斗赵朴初先生题写,墨韵丰腴、雍容雅致,契合了晚报可亲、可读、可信的创刊理念。
当年7月1日一大早,时任市委书记陈根兴等市领导前来看望忙碌的采编人员。下午1时许,南通历史上第一张晚报《江海晚报》成功刊印。在随后举行的晚报首发式上,时任市长徐燕代表南通市民接过新鲜出炉的晚报,成为第一读者。
“那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一想起来就特别幸福。”参与筹建《江海晚报》的老报人许永和主持了晚报首发式,他深情地回忆,“离家前,老婆送上了红领带,她说大喜的日子,要穿戴得漂亮些。”
晚报创刊后,全员“扫街扫楼”征订报纸。“我就跑到报社对面的南公园饭店,敲开了市委书记陈根兴住处的大门,订出了《江海晚报》第一份报纸。”说起此事,许永和至今还颇为得意。
雏声新发:
看似寻常最奇崛
翻开1993年7月1日的《江海晚报》,触摸着一页页早已泛黄的纸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情,穿越三十年时光,从指尖涌向心尖。
当天报纸隆重推出的是一组有关灾情的民生报道:消息《市领导踏勘灾情 部署抗灾举措》、现场通讯《狂风暴雨割不断的深情》、简报《通州如东暴雨成灾损失严重》。
“创刊初期,一些主管部门看不上晚报,在重大灾情发生时不让采访,也不提供线索。我们就绕着走,直接去现场。”时任晚报新闻部主任周健策划了这组报道,说起采访经过,激情犹在。
当年六七月,南通局部地区连降暴雨,多个乡镇遭到龙卷风的袭击。看到黑云压城,周健和大学毕业入职不久的年轻记者朱晖斌,用晚报新闻部办公室仅有的一部电话打听消息。随后,记者们兵分多路,顶着狂风暴雨到受灾严重的乡镇采访。
“晚报一直强调‘快些快些再快些、短些短些再短些、活些活些再活些’。”时任晚报副总编辑、后任晚报总编辑的范计春说,以城论报,因地办报,作为一份都市报,《江海晚报》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要与日报形成差异性报道,办一张“有自己特色的报纸”。
特色在哪里?《代发刊词》中提出,要“以新取人、以杂引人、以活悦人,形成晚报的‘江海特色’”。
时任晚报新闻部副主任、后任晚报总编辑宋捷,在晚报试刊首日,连发两篇报道《一九九三年第一天——“父母官”忙什么?》《空港访三老》,一改党报时政、经济报道的严肃板正,极富人情味、可读性,让人回味。
晚报的创刊,带来了从选题、采访、写作、版面处理等方面一系列的革新,形成的新闻报道“冲击波”,令人耳目一新。
《夜明珠》名为副刊却并非副角。阳春白雪文学艺术、家长里短生活常识,无不奔来眼底,成为晚报的拳头栏目,此后,更荣获“中国报纸副刊名专栏”。
晚报开南通报业之先河,设立文化体育版,将国内外最新文化、娱乐、体育信息一网打尽,其体育报道在全国地市级晚报中独树一帜。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报道及时。一时间,晚报一纸风行,在与《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的竞争中“突围”而出。创刊当年,发行量就达到近两万份。
津津乐“道”:
求真不负时代
1993年8月1日,《江海晚报》“满月”这天,晚报人倾巢出动,干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到城港北村清理垃圾。
当天上午8时许,拿笔的、握枪的、描图的……晚报全体成员、驻通某部队官兵、市房屋开发公司职工以及闻讯而来的各界志愿者等200余人放弃周日休息,顶烈日冒恶臭,挥汗铲除了困扰新村20余天的30多吨垃圾。
垃圾扫罢,晚报牵线搭桥,崇川区政府及环卫、街道、市房屋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居民代表等数十人,拉起条凳,围坐一圈,在居民楼下,开起了现场协调会,为新村的垃圾问题寻求根治之道。
活动的策划者、时任晚报副总编辑范计春介绍,这场行动的起始,来自一封群众来信。信中称,城港北村垃圾泛滥成灾,无人管理。通过深入采访发现,时值城市快速发展,新村拔地而起,但管理体制滞后,不少小区垃圾成堆,群众苦不堪言。
《SOS:垃圾围困新村》《“公婆”之争扯“移交”》《只扫一屋 难尽一村》……直面问题、及时介入,从发现问题、探寻原因到找出解决路径,晚报锲而不舍地追踪报道的背后,是新闻人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责任与担当。
洞察社会、为民立言、移风易俗、激浊扬清……《江海晚报》从创刊的第一天起,就在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开设读者热线,倾听群众呼声,做民生新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关键时刻,《江海晚报》屡屡挺身而出,实施舆论监督,推进问题解决。
面对当时假货泛滥的社会热点问题,晚报人竖起通城“打假”的旗子,联合工商、城管、技术监督等部门,先后对南方市场售卖假货、某大型百货公司售卖假火炬鞋、区工商局副局长庇护老婆售卖假烟案等进行报道……
“创刊7月的这一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读者寄给报社100元人民币,要求总编室奖励给采编人员。”对此,贾涛根至今记忆犹新。
多年来,从群工部到热线部,从529919到5110110再到全媒体报料平台,晚报人开门办报,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与读者携手前行,用一组组经典报道谱写时代的正气歌。
初心成于践行。对新闻人来说,初心不仅仅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一种为之奋斗的以身相许。
当年主动请缨参与晚报创建,直至退休,范计春一直没有离开晚报。谈及作为新闻人的职业生涯,回忆起晚报创刊的激情岁月,他说,一代报人以新闻专业精神,把一生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了新闻事业,大家“以此为‘道’,别无他‘道’,专营此‘道’,津津乐‘道’”。
本报记者苗蓓 张檬檬 卢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