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8日,江海晚报“80后工作室”闪亮登场,一群80后小伙伴在报纸头版与读者见面,每人一张大头照,经过美编老师的精巧组合,成为“80后工作室”的专属Logo,从此见证了那些年一起走过的稚嫩青涩却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80后工作室”是江海晚报为80后年轻记者量身定制的新闻专栏。每期关注一个主题,以至少一个整版的篇幅,在深度、观点、现场等方面寻求突破。
“一批富有朝气的80后先后加盟江海晚报。每逢节假日,他们依然坚守在‘新闻110’工作平台,出现在新闻现场。尽管他们的新闻工龄不长,文笔还略显稚嫩,但他们的新闻理想和实践,已经为我们的报纸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开栏语中,江海晚报总编室对新人们寄予厚望。
因为“80后工作室”的成立,冯启榕、彭军君、李彤、徐培钦、徐爱银等8名年轻记者从此有了并肩作战的机会。虽然大家分属不同的采访部门,但工作室突破条线分兵把守的束缚,小伙伴们齐心协作,每期根据选定的新闻话题,临时组建最优报道小组,力争将内容做深、做透,为读者奉上精致可口的新闻盛宴。
“80后工作室”首期报道聚焦酒驾热点。2012年2月7日深夜,气温降至零下5℃,两名男记者随警去现场,在市区铁星桥直击交警查禁酒驾行动。为全景式展现查禁行动,不让任何一个鲜活瞬间溜走,两个小年轻在室外站了3个多小时,完成采访已是午夜。
彼时,《江海晚报》还是每天下午出版发行,与前一天晚间截稿的日报相比,多出“昨夜今晨”的时间差,这是最能体现晚报新鲜度的时段。为了让这条新闻赶上一早组版的《江海晚报》,团队连夜写稿,结合前期采访积累,一个通宵完成了首期“80后工作室”5篇稿件的撰写,从查禁现场直击、醉驾入刑大数据分析、“酒司机”看守所里现身说法等多个维度,帮助广大读者算清酒驾“成本账”,莫让侥幸成不幸。
2月8日晨曦微起,当所有稿件传入稿库,记者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编辑老师精编细改,值班总编画龙点睛,首期“80后工作室”在当日《江海晚报》闪亮登场。看着通宵完成的深度报道以两个整版的篇幅重磅推出,兴奋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立足大地,
仰望天空才更远阔
接到电动车前叉断裂致人重伤的质量投诉后,80后记者们多方奔走,为骑车人维权“撑腰”;当城市高架拔地而起时,他们第一时间探路,送上实用易懂的精准“导航”;当反穿衣成为骑车“标配”时,他们亲身试验,为市民揭开保暖背后的危险;当“蛟龙”深潜、“神九”飞天时,他们独家讲述壮举背后南通崔氏兄弟的海天传奇;当中国式接送引发全国热议时,他们在通城街头揭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当影视剧组扎堆南通取景拍摄时,他们进组探班,揭开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经典语录,成为这群80后记者的座右铭。
2012年2月15日下午,刚刚开张7天的“80后工作室”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伤痕作家卢新华,“我想请你们帮个忙,寻找我35年前的老师——周天。”从1977年3月部队退伍到1978年2月正式大学入学,卢新华在南通一中高考补习班度过不到一年时间,对周天老师却记忆深刻,“老师很懂我,一直很喜欢我的文章,我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位我很尊敬的老师,更是文学上的‘知己’。”
寻师,更寻一段情。接到卢新华的请求,“80后工作室”立即行动起来,团队作战,倾力寻觅有价值的线索。在一次次失望之后,终于迎来希望的曙光,晚报辗转联系上当时已86岁高龄、正在海安生活的周天老师,实现了卢新华与恩师阔别35年的重逢。2012年2月17日,《江海晚报》以3个整版的篇幅,详细报道了“80后工作室”这次特别行动的点点滴滴,这段师生情缘令人动容。
同心筑梦,
青蓝携手薪火相传
晚报大家庭一直关心关注着“80后工作室”。
这些80后年轻记者初入报社时,在领导的牵线下,每人都与报社一名新闻前辈一对一结成师徒。“80后工作室”成立后,从晚报总编到部门主任,所有前辈都毫无保留地为他们提供新闻线索、贡献创意方案、帮助联系采访,甘当幕后英雄。这群80后在工作中也相互鼓励、携手进步,一次次完善采访计划,一遍遍字斟句酌修改稿件内容,努力把新闻精彩呈现。
这些年来,媒介环境的变化对媒体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南通报业传媒集团坚持人才兴报,推动新形势下的战略转型,打造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团队,多年来为青年记者创造走出去的机会,到复旦、南大新闻学院进修深造;在内部,营造人人重视学习、个个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
今年,改版优化后的“菁锐讲坛”每月精彩相约,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开展业务培训交流,并在日常采编工作中推动“菁锐讲坛”向“菁锐策划”“菁锐新闻”延伸,帮助青年记者多写稿、写好稿、出精品,尽快脱颖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从江海晚报“80后工作室”到南通日报报庆80周年策划“四代记者携手 重返新闻现场”,再到每年的规定动作“新春走基层”,南通报业传媒集团“师带徒”“老带新”蔚然成风,青蓝工程得以项目化。资深报人对萌新报人开展手把手业务指导,师徒在实操中传帮带,青蓝双方都有促进、都有收获。蓝方对新闻操作有经验,专业能力强;青方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新媒体应用上得心应手,带来更多新元素、新语言、新活力。大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使得报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一晃11年过去,这些80后记者大多已近不惑。从过去到现在,在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迭代中,这些80后记者全程见证了媒介融合推向纵深。手捧油墨飘香的报纸,手持移动快捷的新闻终端,手刷丰富多彩的移动短视频,强烈的紧迫感仍在驱使他们不断锤炼新技能、学习新本领。在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体时代持续自我进化的大潮中,这群80后一直在路上。讲好南通故事,精烹“主流、本土、实用、温暖、好看”的“地方菜”,他们已成为主力军,一直在努力。
本报记者张亮 朱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