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期笑语声犹在,三秩欢声已鼎沸。我与《江海晚报》结缘也三十年了。
20世纪80年代末,我大学毕业来到南通工作。每个科室都有一份《南通日报》,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随日报还附送一份刚试刊的《江海晚报》。
起初,晚报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经常刊登一些有关南通本地的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地名掌故等,篇幅有长有短,这些文章“居然”能“堂而皇之”地登在报纸上,真令我惊讶。
来自如皋西乡的我,总带着好奇心阅读这些“豆腐块”,进而自觉不自觉地将南通这些风俗,与我的家乡作比较。时间长了,渐渐对晚报的这些文章渐渐有了期待……回想起来,正是这些让我这个新南通人逐渐浸染了些许江海文化气息。
90年代,我从事技术监督打击假冒伪劣工作。检测螺纹钢、眼镜、电池等商品质量的工作,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也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当初每次安排重大行动,我都提前与新闻媒体联系,晚报的记者朋友时常还会主动帮我们筹划,出主意,而后效果往往出乎意料的好:读者和社会公众纷纷主动给报社和我们检测机构打电话,咨询情况、反映问题、提供线索……
21世纪初,我转岗到科技、科协工作岗位。科学普及所要求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又让我和晚报这一亲民媒体紧紧联系在一起:“科技节”“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周”期间的连篇整版集中宣传,让科技改变生活走近千家万户。晚报有关南通籍院士的学术成就、工作业绩、志趣爱好等报道,拉近了杨乐、李大潜、吴慰祖等通籍院士和家乡人民的情感距离。在市科协工作期间,我还被国家人社部、中国科协表彰为先进工作者,真离不开报社,离不开晚报同志们的大力支持。
刚刚过去的前几年,我从事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宣传工作。人命关天,报社新融媒体产品的发展,满足了应急宣传新要求,去年年初,依托报社融媒体中心,我市制作的《工业企业风险报告》,荣获江苏省安全生产主题公益广告电视类优秀作品一等奖。
晚报朝霞,江海勃发。缪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