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跟车体验 一个多小时两起任务
昨天上午8点,市急救中心90后急救医生谷裕准时来到单位进行交接班。“我会利用交接班时间清点急救物资。”
8点38分,警铃响起,急救护士金园园和谷裕火速上车,赶往南通阳光澳洋护理院,一名发热三天的99岁高龄老人急需送医救治。“我是市肿瘤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上周才来120支援,今天算是我的第一次正式出车,还真有点紧张呢!”30岁的金园园告诉记者,此前,她已经在市急救中心接受了相关理论培训,当天是她的首次实战。
8点42分,急救车抵达护理院,患者和家属早已等候在一楼大厅。
谷裕熟练地用温度计为老人测量耳温,并询问家属老人基础疾病。驾驶员唐伟明和担架员陈德明将老人从病床搬动到电子担架上。上车后,谷裕为老人进行心电监护,检测血压、心跳、血氧饱和度,书写电子病历。“我初步判断这是因为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已经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发给市三院抢救室。”
8点54分,急救车抵达市三院,接诊医护人员已经做好了进一步急救的准备。
9点50分,谷裕所在的车组再次接到出车任务。家住市区青年东路罗福宫小区的一个男孩摔伤,急需送医治疗。“由于路程较远,调度人员专门提醒家长,如果等不及自行开车送医,请及时通知我们。”然而,10点03分,当谷裕一行抵达罗福宫小区联系家长时,却被告知已经自行送医,急救车空车返回。“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往往造成急救资源的浪费。”谷裕说。
放下饭碗出车 一顿午饭分两次吃完
10点42分,谷裕和同事们来到单位食堂吃午饭。“趁现在没有出车任务,早点吃午饭。”
10点43分,一行人才吃上两口土豆,又一趟出车任务来了。位于市区姚港路与虹桥路交界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伤者需紧急送医救治。
放下碗筷,谷裕和同事们赶往现场。事发地已有大量群众围观,受伤女士骑坐在电瓶车上,她的左脚下有一大摊鲜红的血迹。“赶紧包扎止血!”谷裕和金园园蹲下身子,为伤者熟练包扎。上车后,监护仪显示,患者血压为164/105,“这是由于患者受伤部位疼痛导致的血压正常上升。”谷裕告诉记者,遇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先通过毛巾包扎来压迫止血。
11点06分,谷裕车组再次接到任务。南大街长桥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私家车车主开车门时撞到了一名骑电瓶车的市民。
“请冷静下来,用鼻子呼吸,张嘴呼吸可能会因为过度通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导致手脚发麻。”抵达事故现场后,谷裕边安抚伤者周女士,边为她肿胀的右腿敷上冰袋,随即将她送往通大附院。
11点36分,回到单位后,谷裕和同事再次来到食堂就餐。此时,距离他们前一次的就餐已经过去近1个小时,还没吃完的饭菜原封不动地放在餐桌上。“食堂的师傅们都习惯了,所以他们不会着急收走。遇到出车任务重的时候,一顿饭要分4次才能吃完,今天算是运气好的啦!”汗流浃背的唐伟明说。
16分钟缩为13分钟 急救能力显著提升
12点14分,急救医生周峰所在的车组接到出车任务,洪江路与润新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外卖小哥受伤。“天气炎热,人们心情容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周峰今年49岁,从事急救工作30年。
上车后,周峰第一时间回拨电话,询问伤者情况,“这是将急救工作进一步前移,同时也可以有效指导伤者进行自救。”
12点18分,抵达事故现场,记者看到外卖小哥倒地不起,手臂和腿部都有受伤流血的迹象,外卖餐食也被撞出去很远。原来,这名25岁的外卖小哥在送餐路上与一辆私家车撞上了,周峰初诊判断其腰部及左下肢外伤。
12点25分,急救车将其送达市三院急诊抢救室。
急救医护人员在外出车时,急救效率如何、现场处置是否到位、运送过程是否安全规范,这一切尽在互联网实时质控中。
“今年4月1日起,中心所有急救车辆实现5G移动通信网络部署,每辆急救车均配置医务人员工作信息终端设备,上线‘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平台’,与各大医院联网,将患者生命体征、电子病历、音视频、车辆定位及预到达医院时间信息同步到医院急抢救室。医院可以根据同步信息进行急抢救准备,同时还能进行远程医学指导,最大程度提升急救效率。”当天,在办公室内,市急救中心主任陈普建打开电脑向记者演示了急救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的相关场景。
记者注意到,在市急救中心,药房、医护人员、驾驶员、担架员待命室等与一线急救业务相关的部门均设在一楼,正是为了方便随时出车。目前,市急救中心已成功将平均急救时效(急救车从出发到抵达急救现场的时间)从原来的16分钟缩短为13分钟,急救成功率显著提升。
在漫长的三伏天里,南通急救人注定还将用奉献与担当,继续奔忙在守护生命的征途上!
本报记者冯启榕
本报实习生黄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