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
据郑克晟《记1943年重庆召开全国历史大会》记载,其父郑天挺本不欲赴会,因姚从吾强而后可。不得已者,还有顾颉刚,“此次中国史学会之召集出于教育部……予与今教长(指陈立夫)恶感已深,本不想参加,又恐其作强烈之打击而勉强出席”。此外,也有受邀而未至者,如朱希祖。
3月23日,朱希祖接黎东方函,“言明日开史学会成立大会,请出席主持”。次日,本拟前去,但因“眼病大作”引起“心中不豫,不果”,虽然人未到会,“亦被选举为理事二十一人之一”。25日,“阅报”知之,即感叹道,“政客借以招权,不过拉老夫为其张旗伞、装门面而已”。27日,“阅报,知余又被选为史学会常务委员九人之一”,对此,朱希祖又不无微词,并向女公子朱倓去函说,“然开会不来通知,故又未出席”。在此次会议上,顾颉刚提出了“句读二十四史”以及“《史学杂志》使各大学轮流办”两事。朱希祖在听闻以后,颇不谓然,因前一事“能读者不待句读,不能读者虽句读亦不能读,且此亦非史学会应做之事”,而后一事“一大学史学家甚少,何能独办?此事应在会中办,不然要史学会何用”。朱希祖说,“即此二事已觉荒谬,他可知矣。故余极不重视也”。然而两事均已议定,“并组设‘二十四史刊行委员会’,推定顾颉刚等十三人为委员”,不知朱希祖是否又列名其中。
3月31日,朱希祖函罗香林说:“下月五日史学会开常务委员会,地点时间不知,若何?如有便或可出席,建议一二案子”。4月1日,“接中国史学会信,定五日午后二时开常务委员会”。4日,草拟“请在国立各大学分设中国分代史讲座以备完成中国通史”的建议案,得数千言。5日,至中央图书馆开会,“同人推余为主席,余力让顾颉刚为主席,提出《建议案》”。此后,则未再见相关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