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忆夫君学工

◎王桂芬

眼下又到了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秋天,本是个收获后喜悦的季节,但一股浓浓的忧伤夹杂着切切思念时常涌上我的心头。如果说人的一生中有什么是刻骨铭心的话,生离死别,就是永远难忘的。夫君陈学工离开我们已整整30年,他走时也是一个秋日。他的为人、精神、事迹,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在他七十二周年诞辰之际,我又一次走进他的世界……打开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飘走的云》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映射出夫君刻苦创作、笔耕不辍的身影,看到他的手迹和部分获奖证书,好像又跟夫君走过一段大爱无言、患难真情的风雨岁月,仿佛又回到了金沙“老人民剧场”三楼单位宿舍和金沙北路40号“老广播站”内的集资房,走进了夫君的精神世界……

夫君陈学工出生医生家庭,系新四军后代,自幼爱好文学,作为知青在农村插过队,热爱农民,熟悉农民生活。他用手中笔,精巧构思,细腻描写,作品常有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一年发表几篇到后来一般他每年可在不同刊物发表数十篇、10万字左右。有如此收获,这与他的刻苦勤奋分不开,冬夜写到凌晨冻了搓搓手再写,夏季写稿为了防蚊把脚塞进小水缸……他曾感慨:“隆冬僵手握钝笔,炎暑纸上留汗迹。不怨磨棒功夫深,唯叹学海无边际。”1979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成为当时南通县第一个没有高等学历的作家。

在32岁时,他由文艺创作改行从事新闻工作,中央电视台采用南通县电视台的第一条新闻就是他写的。干一行就爱一行,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任劳任怨,在单位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那么多年,他没有过星期天,上班还要提前半个小时。他用罕见的勤奋弥补初中文化水平的缺憾,他没有因无级别、工资低而消沉烦恼,而是更加刻苦学习,努力干好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业余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最终也评到了中级职称。

我们一家三口后来也搬进了集资房新居。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那些日子是我此生最幸福的时光。1993年9月17日,是一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日子,那一天,他去原五总乡拍摄电视新闻专题时不幸因公殉职,把生命献给了广播电视事业。他的突然离去,使我失去了主心骨,家里没了顶梁柱,我成了世上最痛苦的人。42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事业有成、大显身手的时候。平时,他是一个最最小心的人,全国各地他都去过,曾还约定等他60岁时陪我去北京天安门。没想到他去一个乡镇拍摄新闻专题竟成了我们的永别。直到今天我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曾恨过命运不公、天地无情,把无尽的痛苦和思念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

我从1973年与他结婚到1993年与他永别,这20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感人、最难忘、最长久的书。

英雄无畏慷慨去,丹心映照后来人!虽然后面的篇章再也看不到了,但我还会反反复复地回看这20年。这20年永远铭刻在我心里。

无论在哪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提到他,大家都说:“学工是个好人、好丈夫、好父亲、好同志、好作家,是个朴实无华的人!”正因为他对事业的无比执着,他在文学和新闻创作上也是齐头并进,他写的小说被全国二十个省市的刊物发表,编写的广播电视稿件在中央及省市节目评比中获奖十多次,他的名字也被载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第三部和《中国专家大辞典》第四卷。

他走了,他还在!夫君总在思考的宽大的前额、行走时匆忙有力的脚步、那份追求成功后的喜悦和失意后的坚强,魂牵梦绕般牵动我的思绪。一个人的名字可能不重要,但一个人的足迹却能深深烙印在城市之路上,在通州这个美丽的城市里,夫君陈学工用他自己的方式,留下了影像,留下了著作,还留下了大爱,温暖了我人生的暮年。

2023-09-22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0084.html 1 3 忆夫君学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