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沫为纸,见宋茶之韵。茶膏为墨,呈宋书之境。在杭州,看完东坡特展,我专门去体验了一次宋代点茶。
在老师的指点下,我先用沸水温热褐色的大茶盏,再将适量抹茶粉倒入茶盏,注入少量的沸水进行调膏,调膏时沿一个方向打圈,将茶粉调成有光泽的细膏,方便起沫。
接着,分四次沿内壁点入沸水,每一次都是用类似小扫把的茶筅大力打发茶膏,令茶末充分地与水交融,这叫“击拂”。民间有“倒茶七分满”之说,因此每次注入沸水的量要控制,而击拂力度要一次比一次果决而透彻,要把茶盏底部没打发的茶膏不断地打上来。
只见茶汤随着击拂的力度泛起细密的泡沫,颜色从翠绿变为奶绿,又逐渐变成奶白,最后一次打发,手腕已经酸软,必须咬牙坚持得久一些,茶汤表面才会显现厚白雪沫,像打发的奶油一样立住了。
最后,用前面的调膏法,再调出少许的细膏,以一根竹筷蘸取,在茶汤的表面写字。我写了一个“闲”字。
这是我第一次喝宋代点茶。白色的茶乳凝而不散,入口醇厚饱满、绵密又丝滑,仿佛茶汤中的卡布奇诺,而抹茶粉特有的苦味,竟然在多次的击拂声中徐徐消失,茶汤的余味,细品竟有一股乳香。原来,这才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意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