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堂
在海门余东与包场两镇之间,有一个叫五里墩的地方,从前也是通东的一个小镇。小镇北边紧挨着老运盐河,南边有通吕公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小镇也很繁荣。
五里墩原来是“潮来万里浪,潮退千步沙”的一块滩涂。因这里靠近海边,不少渔民经常下海捕捞,以获取鱼、虾、蟹等海产品为生。此处江海相连,风高浪急,经常有渔民来不及返回而被潮水吞噬生命。后来,人们选择高处筑起土墩,遇有大风怪潮时,渔民就可到土墩避难,因此人们称之为“救命墩”。“救命墩”上人越聚越多,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村落,距今有两三百年历史。因西距余东镇五里,又是海上第一墩,所以称之为“五里墩”。
五里墩有一条200多米的东西大街。街两侧民居建筑挨次落成。街面由石块铺设,呈龟背形。街上有杂货店、茶食店、药店、酒店、茶馆、理发店、肉铺、染坊等,市场繁荣,街市热闹。清乾隆年间,街东首建有一城隍庙。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创办的“通州大达内河轮船”开航后,五里墩设有大达轮船码头。民国九年,通吕公路告竣,张謇创办的通如海长途汽车开通,途经五里墩。公路旁建有一八角凉亭,供路人歇息,故这里也称“八角亭”。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镇上有城镇居民200多人。
五里墩由于水陆交通便捷,大革命时期,刘瑞龙领导的红十四军一支队在此活动频繁,发展和扩大了党的组织。1940年,新四军在这里与徐承德顽部展开一场激战。是年12月30日下午,徐承德为阻击新四军,派出了两个排60多人来到五里墩,在要道口设卡布防,并在房顶上架起了机枪。至晚上9时,新四军先头部队吹响了冲锋号,向五里墩的顽军发起了冲锋。徐部的两个排一看新四军主力部队到来,顿时慌了手脚,不战而退,拖着枪逃命。有的顽军想抵抗,被击毙在公路旁。新四军见敌人逃走,便在五里墩安营扎寨。第二天清晨,在五里墩东庙场上,新四军和当地群众近千人召开了攻打余东镇的战前动员大会,战士们全副武装、整装待发,向敌伪发起激战。
五里墩也是一个英雄之地。1943年,我东南行署的税务干部梁庄烈,在一次收税返回途中遭遇敌人,不幸被捕。在敌人酷刑下,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壮烈牺牲。当地把五里墩所在村命名为庄烈村。解放战争时期,东南警卫团在此进行过三次伏击战,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解放余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五里墩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