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总决赛上,作为全国唯一一支来自农村小学的代表队,海门区临江镇汤家小学分别参加了小学女子甲组和小学女子乙组两个组别的角逐,夺得7金3银1铜,总积分双双排名第一,将小学组的所有团体冠军奖杯收入囊中。
历数奖杯,这支村小模拟飞行队几乎拿奖拿到“手软”:该校自2012年开设模拟飞行课程以来已获得5次全国团体冠军,有500多人次夺得了全国等级奖。如今,模拟飞行已经成为汤家小学一张闪亮的“金名片”,让村小少年也能逐梦蓝天。
新设课程招人不设限
12日上午,记者还没到汤家小学,就已听到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为这个在海门东隅的小镇增添了不少活力。
成立于1914年的汤家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断章》的作者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曾于1918年到1921年在汤家小学(时称汤家镇北公立第七国民小学)完成了他的学习生活,是汤家小学最值得言说的历史记忆。
“我们学校文化借用卞老先生《断章》中的‘风景’一词,提出了永不放弃、坚守与永恒追求的‘追景文化’。”汤家小学校长陈海峰介绍,“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这一育人理念一直激励着学校开展科技教育。
2002年,学校开始将航模作为特色课程,颇受学生欢迎。而开设该课程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在学生普遍埋头做题、缺乏动手能力和技术素养的情况下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农村学生对于科技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方面的兴趣,让他们从小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汤家小学副校长沈利民是学校的科技老师,也是航模课程的带头人。“我们的课程不设限,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加入。当时我们学校条件有限,训练场地都是在大田里和学校周边的鱼塘。”回忆起航模社团初建时的情形,沈利民记忆犹新,彼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同学们都是热情高涨,乐在其中。
通过开设航模课,改变悄然发生:一些内向的学生放飞了航模重拾自信;不爱学习的孩子有了学习兴趣,也找到了目标……随着课程的推进,学校还成立了航模小队,从2005年到2008年,汤家小学连续4年拿到南通市航海车辆模型比赛团体第一。自此,汤家小学的航模队名气越来越大,学校也因此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模拟飞行指导站、中国航协青少年航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课程转变迎难不止步
2012年,汤家小学响应国家“航空强国”口号,开设模拟飞行课程。“模拟飞行运动”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真实飞行中所遇到的各种元素进行数字化模拟,并通过外部硬件设备进行飞行仿真操纵和飞行感官回馈的运动。
从传统的实体航模到虚拟的模拟飞行,课程的改变一度让沈利民力不从心。“刚接触模拟飞行时,我们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相关的书籍也很少,而且那时候网络不发达,可查阅的资料少之又少。”更困扰沈利民的是,由于模拟飞行课程需要配备新的电脑和操纵杆,这些设备的采购金成为头号难题。
“后来,我们申请了上级补助资金,购置了一批新的设备,但是如何开展课程依旧困扰我们。”沈利民说,为此,他在网上搜罗各种模拟飞行的课程用书,同时利用比赛的机会结识其他教练和学员,不断积累经验。
当时已经没有多余的教室给孩子训练,学校便把校长办公室改成了训练室,而校长则在会议室办公,陈海峰笑着说:“起码开会的时候是方便的。”
2014年,学校第一次报名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当时我们报了五边飞行项目,这个项目包含了所有的基本飞行操作,有滑跑、起飞、爬升、转弯、下降、着陆等,难度非常大。”沈利民介绍,学生是在比赛前半个月才开始接触这个项目,有许多技术还不会,为此,他每天晚上总结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求教专家,弥补不足。
比赛前一天晚上,沈利民带着学生提前熟悉场地,偶然发现比赛现场座位模拟了真实驾舱,与平时的训练大相径庭。他们回去后拿出了行李箱,靠着记忆摆出了现场考试的场景,当晚,学生进行了突击训练。比赛当天,果然有很多学生不适应,而汤家小学的季骋宇因为提前有了准备,加上之前的努力训练,一举获得全国冠军。
追景文化传承不停歇
手握模拟飞行摇杆,在电脑屏幕上完成起飞、爬升、翻滚、穿越障碍、降落等模拟动作……国庆假期刚结束,学校航模团队的成员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一轮集训,为接下来的省赛做准备。
“其实,一开始有部分家长对模拟飞行这个课程抱有质疑态度,他们认为孩子参加训练会影响文化学科学习,然而经过我们多年来的观察,那些模拟飞行技术好的同学往往学习成绩也不差。”沈利民告诉记者,学校最早一批学习模拟飞行的学生绝大多数考上了大学,其中不乏重点高校。
今年上六年级的李心艾从小就对航空航天感兴趣,这次全国锦标赛她取得了1金1铜的好成绩。在李心艾看来,相较于单纯的文化课,学习飞行更加新鲜有趣,也更有挑战性。“红牛朗利特和红牛穿越气柱两个项目非常考验我们的心理素质,而解说口才项目则更加考验我们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同时平衡学习和训练又让我提高了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的心理、体能、航空素养等多元化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沈利民说,受三年疫情影响,很久没有参加线下比赛的模拟飞行队许多项目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女子乙组的选手在省选拔赛时只有3个项目,为了适应全国赛的要求,新队员主动“认领”新项目,自我钻研+团队协作,每天进步一点点,有汗水,也有泪水。经过不断的坚持与自我超越,赛场上新队员破茧成蝶,惊艳全场。
“我们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落落大方,完全找不到农村孩子的内敛与羞涩。”陈海峰感慨地说,学校招不到学生、年轻老师流动大、留守儿童教育难……占地不足15亩,六个年级一共只有334名学生的汤家小学也面临许多乡村学校的困境,但是学校通过开设特色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对“追景文化”的最好传承,也是对教育公平最好的诠释。
本报记者袁晓婕 黄天玲
有梦就能远航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特色课程在农村教育中也逐渐崭露头角。这些特色课程旨在让农村孩子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技能和梦想。
模拟飞行锦标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技,展现自我。这次汤家小学的同学们在比赛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既彰显了农村教育的进步,也体现出模拟飞行这项运动在培养孩子们的科技素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这些农村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梦想可能更加朴实和纯粹。他们可能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繁复的计划,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他们的梦想就在那片蓝天之上,就在那模拟飞行的一刹那。他们用一次次的操作,一次次的比赛,向外界证明: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来自何处,只要有梦想、有热情、有毅力,我们都可以在蓝天之上,飞翔属于自己的航道。 黄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