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跃
元和年间,徐凝就有了诗名,可他偏偏淡泊功名,弄得族人轮番对他围攻。也许是迫于压力,也许是为了逃避,徐凝开启了人生的干谒之途。
他先是来到杭州,眼见开元寺的牡丹艳丽妩媚、华贵大气,便借题发挥:“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徐凝的用意太明显,就是想讨时任杭州刺史白居易一个好。徐凝的心思没白费,白居易读到这首诗便牢牢记住了徐凝。
徐凝游历庐山,庐山的瀑布在他内心深处激发出别样的豪情。尽管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奇特的想象,彰显出瀑布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创造出瀑布雄奇瑰丽的艺术形象。可徐凝并没有在巨人面前却步,而是极大胆地挥毫写下《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这首诗虽然难以超越李白诗的高度,却也多角度地展示了瀑布非凡的气势。特别是三、四两句,既在空间上将瀑布置于整座的青山,又在时间上加以拓展与延伸,算是一首声色俱美的歌咏庐山瀑布的佳作。
传说,当时的诗人张祜极为自负,以为自己的诗名足以“首冠”。郡里设宴,白居易“讽二子矛盾”,张祜站起:“我是第一。我的诗里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还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徐凝则慢条斯理地应对:“你的这些诗句虽好,可就是没有我的‘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出彩。”张祜一时无话。于是,宾客为之而“尽倾”。
求取功名的路太费心智,徐凝决定回归故里。临走时,徐凝留给白居易一首诗:“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诗中表达了他对元稹、白居易知遇的感激,传达出的却是布衣人生的无奈。“白头游子白身归”,不仅仅是徐凝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剧。诗句的背后,浸透了许多士人的泪和血。
徐凝回到既往的隐居之地,摆脱了功名的烦恼,生活纯净了许多。静下心来饮酒赋诗,酒多了一分香醇,诗也多了一分轻灵。他《忆扬州》中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无愧千古佳句。明月“无赖”,本含有抱怨之意,可后世因惊赏这扬州明月的新奇意象,把它裁剪下来作为装点扬州无限风姿的传神警句,这时的“无赖”却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
苏轼诗里“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似乎也能从徐凝“三分明月”“二分无赖”的奇幻设想中寻得影子。
徐凝该没什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