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露天电影回忆

◎凌华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生活在农村的人对露天电影都不陌生。那时,剧场少,一个乡镇仅一家电影院,而露天电影大多在家门口,且是免费的,一般由公社放映队到大队部或学校操场放映,受到男女老少的欢迎,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

70年代中期,我刚上小学,那时家庭经济拮据,文化生活极其匮乏,一旦获悉本村或附近村里放露天电影,又或在放学前看到操场尽头两根简易的毛竹竿上洁白的银幕悄然挂起,我就早早把作业做完,吃完晚饭,提前扛起板凳到现场,占据放映员边上的最佳位置。看完回家后,还要回味剧情,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上学时,在晨读前,大家还要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饶有兴趣地讨论故事情节,班上两个表演能力极强的同学来到讲台上,学着电影里坏蛋男主角的动作,在全班同学面前重现电影里的各种动作和腔调,让同学们忍俊不禁。一名姓吴的同学最喜欢模仿《红星闪闪》里一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动作,一举手一投足,惟妙惟肖;一名姓瞿的同学最擅长模仿《林海雪原》里的座山雕对暗号,那时他正好有一顶东北帽,解开帽檐戴在头上,解开棉袄纽扣,加上神似的声音、逼真的动作,模仿起来既形似又神似,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由于放映信息不畅,一般不是通过大队有线广播得到,就是通过口口相传获知。每当夜深人静,听到远处有悠扬歌声发出时,大家都以为不远处在放电影,于是准备睡觉的我也跟着大人跑到五六里路外看露天电影,如果幸运的话还能看到一半左右的内容,但由于没带凳子,前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只好在后面时不时踮起脚尖站着看,或在最前面席地而坐抬头看,有时灵机一动,爬到附近树上看;如果不幸运的话,到了声音发源地,发现是当地村里的高音喇叭所放,我们只好白跑一趟。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也正好培养了我的长跑能力。

记得小学四年级,为了迎接公社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有天早晨在学校小操场上训练,竟不知不觉围绕操场跑了66圈,尽管一圈仅100米左右,但教导主任马文秀听后还是不信,特地询问了和我一起跑步的同学,得证后向我竖起大拇指。这绝对是跟着大人追看露天电影的功劳呀。

当然,看露天电影也有很多无奈,那时,因电力严重短缺,有时放电影没电还需用柴油发电机发电,一旦发电机出了故障,或没柴油了,全场几百号人只好眼巴巴地在现场等电,有时十一二点也等不来,只好带着遗憾回家,期待第二天能如愿以偿,最糟糕时要等到第三第四天。其次是内容无法选择,那时有电影看就算不错了,至于看啥内容,由不得我们,不仅内容单调,而且开始大多还是黑白的。

时过境迁,现在人们可以随时到电影院看自己喜欢的电影,且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人群拥挤。虽然过去那种单调的露天电影已很难再见,但儿时看露天电影的那种期盼和满足感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2023-12-12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7657.html 1 3 露天电影回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