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朋友圈

当年定制的信封

黑乎乎、阴沉沉的早晨,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出发去上海会友。

摸黑去上海的记忆,最近的一次好像也已经有30多年了。当时还是坐东方红客轮,那一次大包小包扛了几麻袋信封,好不容易搬上了船。

昨天接到两个电话,都是38年前当助教时教过的学生打来的,一位叫茅顺福,另一位叫纪洪河。如今,他们都是成功人士了,邀请老师去海南儋州参加新年聚会。顺福名副其实又顺又福,在海南做地产做得风生水起。洪河在南通做消防器材,也是一位低调的富翁。

两位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兄弟,都还记得在校时听过我唱的歌,用过我设计的信封。特别是洪河,他是模具班的,当年红得发紫的南通模具厂委托学校定向培养了他们,作为班主任,我还为他们班专门设计了一套信封。在那个年代,我设计过的信封很多,没有保留样本。3个月前,洪河就在班上发动同学寻找,居然给他找到了。

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十年浩劫的中国百废俱兴。恢复办校不久的中国各所大学,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定制信封,甚至许多学校信封用的还是马粪纸。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瞄准这个空白点,借鉴当时流行的台湾芝麻卡片风格,给上海高校设计了多款有点文化味儿的信封。我记得第一批在市区友谊桥下的人民印刷厂下单,首单印制了10万枚,发往上海市场。那时候每所高校四届学生加起来一般不超过5000个学生。庄毅、大黄、柏坤等南通籍学弟分别替我在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师大、华理工、上外、华政、上戏等10多所高校销售,居然都是一销而空。可惜,当年我为上海高校设计的信封现在都找不到了。群里如有朋友能找到,我愿高价收购,至少喝一场过期好酒,一起回忆当年的青春芳华。

2023-12-20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8398.html 1 3 当年定制的信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