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特种兵式旅游”位列其中。大众注意到,继“特种兵式旅游”之后,最近,年轻人中又开始流行起“打听式旅游”。打听式旅游即边打听边旅游,走到哪玩到哪,游客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缚。19日,本报记者就此现象在我市展开专访。
拥有一批粉丝
“来到南通大学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南通的国家5A级景区濠河看看。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我打车在濠河外围转了一大圈。濠河的好景点、周边的好小吃、特色旅游纪念品,通过和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师傅闲聊了一番,就全部搞清楚了。最后,在南通博物苑南门附近的南通特色旅游纪念品商店里买了南通脆饼、潮糕,还给我妈买了两条蓝印花布围巾。”今年刚入学南通大学、来自河南洛阳的女生小冯笑着对记者说,来到南通后,通过“打听式旅游”,她已经把南通的景点基本上玩了个遍。
悄然之间,像小冯这样“打听式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拥有了一批粉丝。
对在南通生活了3年的“新南通人”、今年30岁的“IT男”朱小磊来说,这种“打听式旅游”不算陌生。
“南通的一些旅游景点早被我做攻略摸透了,可以说和当地人一样熟悉。”朱小磊说,“不仅是在南通,在外地旅游,我也一样推崇‘打听式旅游’。譬如,我一直想到杭州西湖去玩,但对于在西湖景区怎么玩才能尽兴开心,其实心里一点数也没有。于是,今年国庆前夕,我和朋友先在线上做了一些功课弄好了攻略,两个人赶到杭州后,决定以攻略为主、以现场打听为辅,全方面来丰富自己的旅程。我们结合当地一些网红店店主的介绍、宾馆工作人员的推荐,还有的哥的引导,得知了一些‘小众化’景点,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感受,真的很好!”
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有此经历的亲历者认为:随机打听,可以让旅行变得更加完美,能收获不少“小惊喜”,享受更多“小乐趣”,让旅游者回归一种完全松弛的旅行状态,这才是“打听式旅游”的最大魅力所在。
折射个性表达
在“特种兵式旅游”热潮退去后,“打听式旅游”悄然兴起,相关话题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究其原因,通过“打听式旅游”,游客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缚;通过与当地人交流互动,游客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真正达到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目的。
顾敏是我市一位“旅游达人”,已经游历了半个中国。她自己开了一家规模尚可的文化用品公司,生意一直不错,崇尚并热爱旅游是她的一种生活态度。
“每到一地,我总是喜欢和宾馆的接待小姐先聊聊天,了解当地有什么好吃的食品,有哪些有特点的好玩的地方,有哪些最能体现所在城市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顾敏说,她甚至会在逛街时主动向一些年纪大、有阅历的店主打听,因为这些人往往见多识广,介绍得更靠谱。
顾敏告诉记者,她在福建游玩时,通过“打听式旅游”就尝到了一些甜头:一些鲜为人知的有趣且有特色的旅游点往往藏在后街里巷,因此每一次发现都能带来一场惊喜。
“‘打听式旅游’成为一种流行现象,我认为是因为它可以探索那些隐藏的旅游元素,这恰恰符合年轻人对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追求。”另一位“旅游达人”冯玮认为,“跟着旅游团队,在导游带领下,走着千篇一律的线路、看着大众风景、吃着口味一般的团队餐,实在无趣。”
弊端客观存在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打听式旅游”真的就如此美丽浪漫没有缺陷吗?
“对‘打听式旅游’,我们认为需要辩证看待。坦率地说,从实际状况来看,应该说有利有弊。”19日下午,我市旅行社的两位负责人胡国钰、桑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打听式旅游”利在何处?胡国钰表示,这种出行方式操作得当会实现线路自由、消费自由、景点选择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游客对一些小众化、个性化景点的需求,也会让游客有更多的体验感、新鲜感。
然而,“打听式旅游”的弊端同样客观存在。桑建介绍,首先,消费风险不可忽视,自行选择一些景点、宾馆、餐厅,享受不到旅行社的折扣,更有甚者还会一不小心被“宰”。
其次,桑建认为,旅行社会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举个例子,一位跟团游客前不久在内蒙古游玩时被马意外咬伤,很快就获得理赔,如果这种意外事件发生在“打听式旅游”的游客身上,只能自认倒霉,还得自掏腰包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打听式旅游”确实有它的魅力,但其中暗藏的风险隐患同样需要人们关注。
本报记者周朝晖 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