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南通新闻

南通籍国医大师逝世,引出一家三代名医传奇故事

从朱南山到朱南孙: 中医世家的百年传承

迁移海门,安家立业

学医之路,几经周折

清同治初年,一个名叫朱登禄的后生携带他新婚的妻子魏氏,从老家江都迁到海门合兴镇。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初十寅时,他们的第一个儿子降临了,取名朱松庆,字永康,号南山。这就是50年后被称为“当代医宗”的南山先生。3年后,他们又有了二儿子松贵(1875—1953)。兄弟俩友爱互助,茁壮成长。

长大后,南山辗转托人找到南通德高望重的名医沈锡麟,希望能跟沈老学医。一开始,沈老因年纪太大拒绝收徒,一番周折,南山终于到了沈家当书童。沈家藏书甚丰,南山每晚完成各种杂活后便秉烛夜读。等沈老有兴致的时候,他便会向沈老请教。一年夏天,不少长了脓疮的农民上门求医,沈老的儿子、徒弟都嫌脓疮又脏又臭,远远躲开。南山主动要求替病人施治。几个月下来,怎么动刀、挑脓、清创、敷药、消肿,南山已把整个治疗方法一一铭记于心。

第二年,生日那天,沈老当着大批徒弟宣布收南山为入室弟子。不久,沈老精力不济,无法看门诊了。他提议让朱南山代他看门诊,南山生怕招来嫉妒,回说:“所有师兄都比我年长,比我有学识,我岂敢坐在这里?请老师在原位躺着歇息,我在边上号脉开方,开出的方子请您来审定。”南山便这样开始侧坐一边给病人诊病,不少病案因得到老师指点,他很快领会,医技快速长进。不久之后,沈老去世,南山被沈老的长子赶出了沈家大门。

离开沈家,他回合兴镇挂上“南山诊所”的牌子,开始了自己悬壶济世的事业。许多病人经他诊治痊愈,他很快成为清朝光绪年间通海地区医学界的巨擘。28岁那年,朱南山被选为余中医学会会长。

朱南山娶妻成家,生下一女三男,女儿取名为鹤芳,儿子分别取名鹤鸣(字小南)、鹤皋、鹤年。海门合兴镇是一个乡间小镇,由于前来看病的人不多,朱南山医生一家的日子十分艰难。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作为长子的鹤鸣在读了几年私塾之后便辍学到镇上的糟坊里去当了学徒,但他在空余时间孜孜不倦地跟父亲学习医术。次子鹤皋、三子鹤年从小接受父亲南山公熏陶,习岐黄术,对经典医籍能背诵如流。南山的3个儿子是在医学家庭中长大的。

闯荡上海,医术求精

投身教育,热心公益

1916年,朱南山先到崇明岛,后到达上海,开始了在上海的行医生涯。

初到上海开诊,他在沪北开封路同兴里的老虎灶旁设了一个医摊,半年问津者寥寥。此时,有个梳头娘姨的儿子得了臌胀病,群医束手无策,但朱南山妙手回春治好了孩子。梳头娘姨大为感激,将上至达官贵妇,下至小家碧玉介绍给救命恩人,一传十,十传百,南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朱南山因势利导,专攻妇科。不久,因其辨证确切、用药富有魄力,往往一帖见效,被称为“朱一帖”,誉满上海滩。很快,朱氏声名鹊起,病人如滚雪球般多了起来,从一开始的数十号、百十号,最后到了两百多号。两个儿子鹤鸣、鹤皋及徒弟数人在旁相助,不停地书写处方,有时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1930年,南山在爱文义路、小沙渡路置下宅院。1933年,事业又有大发展,他于申城闹市区(如今北京西路、长沙路口)另辟诊所,此楼当时气势宏伟、用料考究、钢窗地板,置放的都是重实的红木家具,壁间悬挂着4幅马公愚所写的篆、隶、正、草,配以硕大的镜框,显示着非凡的名医气息。诊所名为“南山小筑”,后全家迁入。

朱南山携长子朱小南、次子朱鹤皋,联合在“小筑”应诊,门前车流如水,病家踵趾相接,每日诊治量多达二三百号,为此,南山当时被誉为上海十二大名医之一。除拿手的常见病外,南山专攻妇科,遂以擅长妇科著称。他曾仿照古代名医张景岳“十字歌”之意,制定“妇科十问口诀”,以教诲后人,成为上海妇科一大家。

南山陨落,后继有人

医界科海,奋力扬帆

由于诊务繁忙,社会事务千头万绪,朱南山体力日渐亏耗。1938年12月20日,朱南山病逝。全国和上海各界人士参加了他的葬礼。

父亲逝世后,长子朱小南继任院长,兼任妇科教授。当时,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经济拮据。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小南先生每年要从私囊中拿出两万块银元用以补贴。新中国医学院建校10年,共培养了10多届学员,1949年后学员们大多成了新中国的中医骨干,如著名中医师王玉润、钱伯文、何任、朱良春等。

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医事业也获得了新生,朱小南先生欢欣鼓舞。1952年,朱小南参加了上海市卫生局直属中医门诊所的妇科工作。平时除了担负科内大量的门诊治疗和带进修生实习外,还和科内医生共同搞好科研活动。晚年除临床应诊外,朱小南致力于写作医学文章,登载在各地医学杂志上。他的主要著作有《奇经八脉在妇科临症间的具体应用》和《朱小南医案》等。

朱南山的三子和父亲一样,都是对国家贡献极大的人才。1985年,身处香港的朱鹤皋决定出资20万元港币,在合兴镇建立一所小型卫生院。1987年10月8日,白墙黑瓦、造型典雅的南山诊所举行落成。朱鹤鸣之子朱大雄、女儿朱南孙,朱鹤年之子朱荣旋,朱鹤皋的学生朱子白、叶茂堂、朱良春(均为名医)以及海门县名医贝叶、蒋旭昶一同举行义诊,场面极其热闹。南山诊所开诊后,极大地方便了周围的群众。当地百姓称朱家为家乡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是真正的造福桑梓。

杏林奇葩,淡雅高洁

科研攻关,春华秋实

历经百年的朱氏妇科,注重临床实效,三代荟萃,卓然成家。从朱南山到朱南孙的传承和发展,朱氏妇科成为现代中医妇科的一大流派。同时,朱南孙先生因秉承家学,学贯中西,在医林中独树一帜,享有“杏林奇葩”之美誉。

朱南孙临诊和蔼可亲、严肃认真、宽厚待人、团结同道,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医学界、病患中享有很高声望。患者至上,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朱教授多年致力于妇科常见、多发、疑难杂症的治疗,尤其对不孕症、痛经、闭经等研究颇深,探索了一整套有效的治疗方法,使许多妇女解除了病痛。朱老年逾九旬时,仍以病人为重,坚持每周三次门诊,求诊者络绎不绝。诊疗中,她常常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病人的生活起居和思想活动,仔细询问病情。对那些有顾虑的病人,她总是与她们悄悄耳语;对农村来的妇女,她考虑病人路程远,到上海看一次病不容易,诊断更为仔细。为了方便与各地病人交谈,她学会多种方言,还学会打几句手语,使许多患者忧戚而来,开颜而去。“健康,让生活更美好;细节,让服务更温馨”,这是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朱老第一时间带头捐款1万元给灾区人民,她心系地震灾区,因年事已高不能到前线救死扶伤,就利用休息日参加为灾区人民筹集善款而举行的义诊。她重名节而淡名利,甘于付出、不求索取,仁心博爱,有口皆碑。

朱南孙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工作室培养出一支精湛的学术后继人才队伍。朱氏妇科历代传承人已完成国家级、市级课题10余项。她循循善诱,口传手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中青年医师,深受后辈景仰。大家尊称她为“杏林女杰,医德楷模”。

岁月悠悠,100多年过去了,南山先生和他的3个儿子虽都已逝世多年,但他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他们的功德将永远被人民记住。南山先生的第三代、第四代医学传人现在分布在全国和世界各地,他们正遵循先辈的遗训,以自己的精湛医术悬壶济世、妙手回春。本报记者赵彤

2023-12-23 南通籍国医大师逝世,引出一家三代名医传奇故事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8674.html 1 3 从朱南山到朱南孙: 中医世家的百年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