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周刊

潮桥朱家的收藏

朱霖画像与晓鸿琴

◎徐继康

应酬了一天的朱霖,晚饭后回到了他的旷观楼,喝了小半杯天水茶,身体才慢慢地松弛下来,当看到书案上汪之珩诗卷的时候,他的心情一下子同杯中的茶叶那样飘逸舒展。“一卷古香春炷麝,数行秋影夜横雕。”这件幸存尘寰的前辈墨宝能够被他收入囊中,实在是欣慰之至。从小,汪之珩就是他的偶像,他父亲朱清源曾经有一首诗被汪之珩收进《东皋诗存》中,成了潮桥朱家园最大的骄傲。多年以后,漳州知府王广业在给《旷观楼诗存》写序时,说这位朱霁桥先生主持风雅、婆娑艺苑,就是当年的汪之珩。

丰利场南四十里的潮桥镇,原名元兴镇,这个名字就是因朱家而兴起的,民国《如皋县志》记载:“乾隆时,朱元宰即其村构市房百余间,僦居谋生者众呼为元兴镇。”朱元宰是朱霖的祖辈,朱家有的是钱,乐善好施,慷慨好义,行善积德的事例屡见于县志邑乘。按照民间的说法,朱家是从事书画古董经营而成巨富的。虽然史料的缺如让我们在叙述朱家隐秘发家史时出现短暂的空白,但他家富收藏,却是不争的事实。

朱霖生于乾隆晚年,卒于光绪三年,活了九十多岁,一辈子都浸泡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他弱冠称诗,与词坛诸老辈相角逐。王以衔督学江苏时,以文章取士,对他很是赏识。朱霖虽然仅是个附贡生,但交接皆名士,与唐仲冕、仲鹤庆、王广荫、朱玮、凌霄、李琪、于泗、徐珠等诗文往来。有一个细节,当时如皋凡中进士者,如吴开阳、顾暄、顾清涟、胡连耀、袁祖安、邓瑛等,无不是朱家的座上宾。他著有《旷观楼诗存》,徐秋白为之题写书名,李联绣、王广业、吴开阳为之作序,夏同善为之题词。其生平壮观,靡不见之于诗。翻开他那八卷《旷观楼诗存》,题画诗时时可见,如《题元赵仲穆〈杏林文宴图〉》《题仇十洲〈吴郡全图〉》《题宋刘嵩年〈村娶图〉》《题唐六如〈山静日长图〉》《题蒋南沙相国花卉》《题冒巢民姬人蔡女萝〈十一鹤图〉》《题王石谷〈山水册子〉》《题李复堂〈秋日牡丹图〉》等等,至于为乡前辈与友朋画作的题诗更是比比皆是。这些作品是不是朱家的收藏?似乎不能轻易确定,但也不可以轻易否定,比如在《题仇十洲〈吴郡全图〉》前面的小序中,朱霖就明确说“余家藏《吴郡全图》,为前明仇十洲迹”。这一件仇英的青绿手卷藏于旷观楼,那是肯定跑不掉的。

朱霖沉溺于收藏,在当时不是什么秘密。他的朋友沈裕本说“贱子昔过从,颇窥秘密藏”,王砚耕说“家有琴书发古香”,他的三子朱鼎文更是记忆深刻:“词翰之余,留心金石,下逮名人铁笔,凡一玉一石一竹,有章法浑古笔意苍劲者,悉庋箧中。”朱霖自己在诗里也多次记述了他藏品的来历,如王广荫以楹帖见赠、徐宗勉赠《山水册子》、娄皋赠画菊、姚城赠墨梅、沈裕本赠对联。他还参与了一些艺术创作现场,如《观冒冠德画梅》《观野航上人画佛》《东淘姜福卿孝廉焘画马歌》……一场又一场艺术盛宴他游走其间,有如风度翩翩的瘦鹤。但是,如果你以为朱霖的收藏总是朋友相赠,或者是雅集时所得,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诗集中有一首《购焦叶琴》,生动记述了他购买一张古琴的经历:

昨者山客来,抱琴如抱叶。雪中时一弹,清风满湘牒。喜极忽问价,知出名工门。瑶柱镌细款,百年风雅存。

身为古琴名家的他,深知此琴的价值,买下后,他欣喜若狂。“携将夸宾客,宾客皆神醉。我无梦鹿心,时复枕琴睡。”即便雨打松窗,在朱霖的眼中,那断断续续的雨丝在他脑海中萦绕成一根根擅动的琴弦。水声、松声、鸟声,还有心底的琴声,都在诗里流动。

除了书画、古琴、古剑、印石、碑拓之外,朱霖还热衷收藏印谱。从他一首《题〈乔墨庄印谱〉》诗中即可窥一斑:“墨庄今不作,印谱百年留。拔地蛟龙走,横空剑戟浮。传家余铁笔,出匣满银钩。试比兰亭押,葫芦定不侔。”今天读来,依旧能够感受到他那满满的收藏之乐。他去世后,儿子们整理遗物时发现除了重重叠叠的诗稿外,“其他书画碑版名世者,所藏不啻千计。”

朱霖生有四子,老大朱敬文早逝,老二朱鸿文多病,老三朱鼎文、老四朱敏文非常出色,都能箕引裘随。光绪年间,朱鼎文候补过山东章丘、蒲台县的知县,他擅长松梅,喜金石镌刻,铁笔尤佳。就在为父亲编刻诗集的那一年八月,他也出了一本书,集前贤印章五十七方,自辑为《听泉楼印谱》,这些印章是朱鼎文“或购诸远方,或得诸世族”。他认为,黄楚桥自己刻了一本《历朝史印》,识者宝之,何况自己收集的都是前贤名品,故“择其尤精浑者,彙为一帙”。老四朱敏文,任杭州中塘海防同知,有资料说,他还做过杭州知府,他不仅深谙琴道,为云闲的《枯木禅琴谱》选谱并作序,而且富有收藏,那件著名的“晓鸿琴”就是他的藏品之一。

工诗、嗜古、善琴、喜金石、擅铁笔,这些典型的文人做派在朱敏文次子朱兆蓉的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他与王廷鼎、杨葆光、俞樾、徐琪、陈蝶仙诸人游。他也做官,曾经跑到汤显祖任知县的遂昌做了一任县令,但他显然没有把心思用在那里,当然,时代的巨变也让他无所适从,便躲到杭州做了一名寓公,与妻子包兰瑛读书、作诗、抚琴、刻印。他还是西泠印社第一批社员。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朱霖的几家姻亲都酷爱收藏,岔南汤家、马塘王家、林梓沈家皆庋藏了不少精品,特别以金石印章收藏著称于世。看来,风雅也是一种传染病。是的,他们联袂同游、琴瑟调宜,子孙们也能奕叶传芳、箕裘相继。每当乡人谈起他们时,皆谓之世家。

然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如今,这座皋东名楼已成墟里孤烟,主人的名字也早被人忘记,而那些曾经摩挲的古物仍在尘世间行走,有的流落市井、有的成为馆藏珍宝、有的香消玉殒。其实这并不重要,收藏从来就是一个流动的宴席。物比人更长久,时间让它们成为精灵。它们穿梭于时光之中,有如一尾快活的鱼,等待一双有缘的手将它们捞起。

2023-12-27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9074.html 1 3 潮桥朱家的收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