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遂人愿
在日本留学三年,滕杰、陈启宇等已感觉到日本可能要侵略中国。然而,国民政府以及国民党丝毫没有意识到民族危机迫在眉睫,许多人甚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滕杰深信要救这个国家,非要建立一个核心组织不可……有了初步想法后,他跟妻子陈启坤一说,很快得到了妻子的认可和赞同。于是两人共同谋划,写好了一个书面计划。
据史料记载,该计划书分为三部分:一是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指出了日本“三月亡华”的可能性;二是指出了如能善用中国“地大”“人众”两个有利条件,展开全面、持久的抗战,最终必定能够战胜日本;三是应该在极端秘密的原则下,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结合全国文武青年之精英,建立一个“意志统一、纪律森严、责任分明和行动敏捷”的坚强组织,并依靠这个组织抵抗外侮、整肃腐败、唤醒民众,最终“复兴我中华民族”。虽然滕杰的计划书只有四五千字,但每一句都经过了他们夫妻二人的深思熟虑。
饱含滕杰、陈启坤夫妇心血的计划书初稿形成后,陈启宇却认为滕杰、陈启坤夫妇“不必亲自去做”。此时,陈启坤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完全支持滕杰。同时,她与滕杰对计划书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最后由陈启坤亲笔誊抄清楚。随后,滕杰辗转各地,拜访黄埔同学、军政要人,但根本无人理会他。滕杰情绪极为低落,一度想放弃,这时,陈启坤给他打气说:“我们要坚持,不然中国就要亡了;不妨多试试,定会有人赞成。”有了伴侣陈启坤的支持,滕杰重拾斗志。
可以说,正是陈启坤用她与生俱来的纯洁与激情,义无反顾地以自己年轻的身躯、生命、理想与热忱,叩启了“力行社”森严的大门。1931年8月,滕杰终于得到了曾扩情、康泽、胡宗南、桂永清等几位黄埔同学的支持。他们以一人邀约一人的方式,吸纳了10人左右的积极支持者,并进行了第一次会议……至9月初第三次聚会时,成员已达到40人左右(大都是黄埔学生)。这次会议一致决议筹备成立“力行社”,由发起人滕杰担任筹备处书记,陈启坤担任筹备处书记助理。陈启坤不但成为计划书的支持者,而且是“力行社”组织构想实现的“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