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菜市场,看到几乎每个蔬菜摊点上都有一堆个大色红的荸荠,有的还带着泥土,这一定是当季刚采收的新鲜荸荠了。时令已是冬月,想起儿时的一句俗语:荸荠甜,要过年!
儿时生活在海安农村小镇,那时没有什么反季节蔬菜,都是到什么时节吃什么菜。我家是城镇户口,没有地种菜,吃菜要到街上的“八仙摊”上买。“八仙”指的是茭白、莲藕、芡实、水芹、茨菰、荸荠、莼菜和菱等八种水生植物。
小时候不知道荸荠两个字怎么写,据说古代荸荠叫“凫茈”,凫在上古读“蒲”或“菩”。所以在我的家乡,把它叫作“蒲茈”。家乡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水生植物丰富,然而我没有见过荸荠长在水田里的样子。“八仙摊”上卖的荸荠,大概是从北边的高邮、兴化运过来的。
我没有体验过挖荸荠的乐趣,但每年秋冬季荸荠上市的时节,母亲会去买一两斤回来一家人尝鲜。荸荠买回来,母亲把上面的泥洗干净,搬张小凳子坐在廊檐下,低头专心给荸荠削皮。先掰去荸荠上的朝天“小辫子”,再一刀削去脐盖子,然后一点点去除黑中带红的皮。去了皮的荸荠扁圆可爱,白亮亮的,很是诱人。母亲头也不抬,转手把削好的荸荠丢进身旁的竹篮子里。我趁母亲不注意,伸手快速拿一个跑开,舍不得囫囵吞枣,而是一点一点地咬着咀嚼,脆甜清香。荸荠是“百搭”,切片炒肉、烧汤,还可以剁碎了加到肉糜里做大肉圆,好吃得打巴掌不丢。
荸荠不算什么珍稀果蔬,但毕竟是要花钱买的,且比一般的瓜果茄子要贵多了,所以平时也不常吃的。然而,年菜里是少不了荸荠搭配的,所以一定要买几斤。到了腊月里,小镇的西桥下,有外地来的专门卖荸荠的水泥船,比“八仙摊”上的便宜。我兴高采烈跟着母亲去船上买荸荠,我总是希望母亲多买些。母亲也想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无奈那时日子艰难,总要精打细算。一盘炒好端上桌,大蒜和茨菰多,肉和荸荠少。父亲和母亲都说茨菰好吃,我们则觉得是荸荠和肉味美。现在想来,其实那就是“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有一种叫“糖水马蹄”的水果罐头。荸荠形状和马蹄相似,所以也叫马蹄。透明的玻璃瓶子,一颗颗白莹莹的荸荠在水中沉浮。开了瓶盖,用汤匙舀出一颗荸荠,咬一口,脆生生、甜津津。那糖水喝一口,甜润到心里,让人一滴都舍不得浪费。记得有一次我生病,身上起大疙瘩,母亲说是火大。父亲买回家一瓶糖水马蹄,母亲喂给我吃,甜美难忘。
困顿早已远去,如今,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可以吃上荸荠,反倒不常吃了。我特别喜欢把它当水果生嚼,周作人在一篇小品里说,荸荠自然是最好生吃,自有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荸荠熟了只是容易剥皮,吃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滋味。我深以为然。可是削皮比较麻烦,买那种削好皮的担心不卫生,烫洗过再吃又失了几分鲜嫩。不过,我喜欢看卖荸荠的人削荸荠皮,只见他们一手拿带弯钩的小刀、一手拿荸荠,运刀如飞,几十秒的工夫,一个紫红的荸荠就被削成了又白又扁的圆球。真是功夫了得!
荸荠是夏种冬收作物,特别是三九寒天里摸上来的荸荠,出水鲜,营养和口感都是最好的。只是辛苦了那些寒冬里在泥水中劳作的人。
荸荠是美食,也是良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荸荠主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开胃下食,厚人肠胃。”不仅如此,荸荠还有着很好的寓意,谐音“备齐”,一家人团团圆圆、齐齐全全。所以,过年是一定要吃荸荠的。
荸荠甜,要过年。愿一年又一年的日子,像荸荠一样圆满、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