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化周刊

栟茶·南沙·贲汊

《古今图书集成》扬州府图局部。

嘉庆版《两淮盐法志》中关于栟茶场的记载。

栟茶老街夜景。

◎赵一锋

栟茶,今为如东县下辖镇,历史上是重要的淮南盐场,话题多多,单就其因何得名就扑朔迷离,栟字仅用于地名,无其他意义,在全国独一无二。栟茶的得名,历来说法众多,无从考证。民国时,栟茶文人缪文功、蔡观明等就撰文说不知缘由。

壹 栟茶之名

栟茶之名由来已久,《两淮盐法志》《淮南中十场志》《东台县志》等载,唐时栟茶设煎盐场亭,宋元明清设栟茶场,民国初曾一度设栟茶市,后相继设栟茶市行政局、栟茶区、栟茶镇,都冠以“栟茶”二字,只是各个时期写法略有差异。蔡观明所著《栟茶史料》中关于“栟茶得名”的考据对后世影响最大,认为栟茶的栟字意思为棕榈树,即古代栟茶有栟树和茶树各一棵,高逾丈,很远就能看到,渔民下海捕鱼容易迷路,看到两棵树就知道了回家的路。渔民百姓以两棵树为标杆,歇息劳作,继而设摊易货,搭棚为居,逐渐成为村落和市镇,遂名“栟茶”。这种说法其实值得商榷,栟茶地处沿海,土质盐碱,经过若干年才成为熟地可以耕种,棕榈树和茶树在江北海滩不太常见,盐碱地上也是不太适合种植的。因地名与茶有关,文人又称栟茶为“茗海”和“茶江”,当然这两个雅称,还是有点意思的,但还是不能解释“栟茶”因何而得名。

南沙之洲

栟茶处于黄海之滨,本是海中沙洲,受海水冲击,逐渐聚沙成陆。大约距今六千年前,长江口和海口抵达镇江、扬州一线,随着时间推移,长江携带大量泥沙至海口,海水托顶,流水减缓,一部分泥沙沉积到海底逐渐形成古扬泰咀。大约两千几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江口形成了一个卵形沙洲即是扶海洲(今如东县域大部)。清《扬州府志》载:“秦汉时,州(泰州)东百里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洲。”此时扶海洲与扬泰沙咀之间有南北走向的浅海,随着扶海洲的发育和扬泰沙咀向东延伸,扶海洲和大陆缩小为古长江一条支泓。栟茶地区处于这条支泓的入海口,形成了海湾,称为新洲湾。北海中有“北沙”,栟茶位于北沙之南,故称“南沙”,南沙之名一直沿用,缪氏宗祠有对联“脉传东鲁,支甲南沙”。

东晋(317—420),扶海洲与大陆逐渐涨接,夹江缩减为一条西南至东北小芹河,栟茶地区的靖海、浒澪等逐渐从小芹河口外的新洲湾中涨出,也就是海中沙洲。东晋太元七年(382)小芹河淤积塞,扶海洲与大陆连接,但此时栟茶地区处于新洲湾内并未与大陆连接,为海中沙洲,海湾东为今丰利镇,西为如皋东陈镇。至南宋,随着长江泥沙淤积,黄河入海通道南迁,新洲湾逐渐淤塞成为陆地,栟茶地区与大陆连接成陆。经栟茶文史学者沈小洪等考据,新洲湾和南宋成陆说,为栟茶文史研究又添薪火。

贲汊之探

民国二十五年(1936),栟茶学者蔡观明应同乡名人蔡晦渔之邀编辑《栟茶史料》,就栟茶得名作出考证。今人往往断章取义,只说其一,不讲其二,其实蔡观明除有“栟树和茶树”的说法以外,其实更加趋向于下面的说法,即:栟茶之名实为“贲汊”,即贲家汊,现在海安还有贲家集,如皋有贲家巷。汊即小河、小海港,古代栟茶为海湾,小河汇入海湾,贲姓人家聚居于此,故名“贲家汊”,后文人雅化为“栟茶”。蔡观明是栟茶人,当年影响较大,但“贲家汊”的说法还是没有被世俗老百姓认可,反而是文人圈子里有记录。与蔡观明同时期,同在南通的如东掘港籍文史学者管劲丞也对栟茶得名作出考据,管蔡是莫逆之交,观点基本一致。管劲丞先生在《南通历史札记》中记载:栟茶地名,不知何所取,栟即棕榈,和茶都非当地土产……象声音转讹,耳栟茶连字无意,疑原名贲家汊,简称贲汊。蔡观明也好,管劲丞也罢,对栟茶的得名考据只是从读音上来分析,至于字形上为何从“贲汊”到“栟茶”,没有一个说法。

我们小的时候很多印刷的材料中将“栟茶”写作“拼茶”,只是由于当时字库里没有或少有“栟”字,故用字形相近的“拼”字来代替。其实古人也有用“拼”代替“栟”的情况。《两淮盐法志·疆域》里中十场图有栟茶场图,而图中写成“拼茶”,这又是怎么回事?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朝康熙时期由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该书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类、禽兽、昆虫,乃至文学、乐律等等,包罗万象。《古今图书集成·疆域》里有扬州府全图,图中明明白白标注了“贲搽”的字样,细看一下就是现在的栟茶。《古今图书集成》是集清朝以前图书之大成,是各学科研究人员治学、继续先人成果的宝库,它原原本本记录了前朝的信息,故“贲搽”也是照猫画虎的结果,“贲”指的是贲家汊,“搽”应该是拼字的提手旁被错按在了茶的旁边。

《宋会要》:绍兴二十八年……淮南泰州拼桑场、角斜场……,说明有“拼桑场”的存在。海安原文联主席张贵驰先生考证,宋代撤并富安以南古桑子河沿线小盐场,合并为一个大盐场集中管理,拼为拼合意,拼桑场址在今贲家集附近。张贵驰老师经过几年论证,已经从挖掘考古的角度证实北宋时期的栟茶就在今海安市大公镇境内,但是目前还缺乏文献证据,需要到处挖掘史料。张老师曾经采访过大公镇一位老人,确实大公镇过去有“贲家汊(沙)”的说法。一些古代地图,在标注栟茶时总是写作“贲茶(搽)”。在老地图里,栟茶经常被标注在角斜西边、富安东南边。实际上大公镇在北宋年间就是海边沙滩。有姓贲的人迁过来,逐渐聚居,又因为开辟了排水河沟,于是叫“贲家汊(沙)”。盐场原名贲家汊,后改官名拼桑,故史书以官名,而民间习称旧名,最终为文人将拼桑改为栟茶,而读音仍为贲汊。这样就能够从字形上解释了。

如东人都有感觉,栟茶方言与南边岔河、东边丰利、南边的双甸有较大的差异,倒是和海安的东路洋东话十分相似,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贲家汊最初在海安镇东北约10公里贲家集附近,后随海退向东南迁移至今海安西场附近,再迁至新场(现新藏庙),一迁址改称旧场,元代又三迁至南沙,改称栟茶,习惯称东场,故一迁址又从旧场改称西场,西场名称最早见于明代。蔡观明在《知非录》也提到“栟茶元以前甚是荒凉,明以后地方富庶……”假设不是元代才迁南沙,蔡先生也不能这样记述。由此可见现在栟茶址原称南沙,后来盐场东迁至此仍用旧称贲汊(栟茶)。栟茶与海安有如此历史渊源,故居民口音与之相似,栟茶口音自然与周边有较大区别了。

2024-06-26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76863.html 1 3 栟茶·南沙·贲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