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濠河景区内共有古树名木70棵,其中一级26棵、二级44棵,树龄最长的超过700年。炎炎夏日,市濠河办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及珍贵树种实施抢救复壮、挂营养液、安装避雷针、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措施,守护它们安然度夏。
(7月22日本报3版)
保护好“活的化石”
□宝哲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城乡的园林瑰宝。在中国人的成长记忆里,树木也是情感的载体,我们需要保护好这些“会呼吸的文物”。
然而,保护古树还是遭遇着困境:受到了利益的驱使,尤其是城市不断扩容之后,不少古树一直遭遇着生存的威胁。比如,有的地方为了搞建筑,将古树移走,结果有的是“勉强存活”,有的则是“树挪死了”;有的地方为了开发商业综合体、修铺道路,也是容不下一棵古树,甚至是直接铲除。
古树名木是“活的化石”。这就需要我们把“百年古树”当成我们“手心里的宝”。南通市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可谓真正将它们当成了“手心里的宝”,不仅对古树名木实施了登记管理,还在平时倍加爱护。比如,为了让古树名木“安然度夏”采取的这些措施。这是对古树名木的敬畏,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
用创新举措保护它
□梁正
古树是了解社会历史进程的“活档案”。笔者以为,可采取创新举措保护古树名木。
为城区古树专门建设公园,既是城市温度的体现,也彰显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以及对历史文脉、乡土文化的尊重。除此以外,古树公园还能增进人们与古树之间的情感,让当地老人把古树故事讲给更多的年轻人听,这无疑是一种文化传承。如今,放眼全国,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古树保护的新模式。比如“认养古树”,在互联网语境之下,让古树保护与管理有了更多创意性的路径,不仅可以“在地上”躬耕,还可以“在云端”认养。
当然,在推动古树公园的建设中,仍需要有远见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遵循就地保护、科学管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让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