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特刊

共建共享幸福城

扫码看视频

在这次的采访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惊喜,比如年轻的社区干部们表现出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思路与冲劲,比如受访市民们体现出的公民意识与法治精神。其中,最打动人的当数市区多处建立的“小蜜蜂驿站”。这些驿站依托所在社区党委以及驻区爱心单位力量,精心选址在方便之处,因地制宜进行建设,配备休息椅、应急药箱、充电插座、微波炉等公益设施,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一个放松的空间、加油的场所。

今年的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底蕴、胸襟和抱负。”

早在2003年,人民网上就曾出现题为《江苏南通不再称外来务工人员为“打工仔”“打工妹”》的报道,事件是南通开发区民警对外来人员进行“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把外来人员视为城市主人,使他们身在异乡却能享受到家的温暖。这当然不是孤例,此后,“南通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喜获经济适用房”“江苏南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市民待遇”“天生港镇街道为新市民的安全生产、权益维护、日常生活保驾护航”“崇川区4200间(套)保租房托起新市民安居梦”“南通大学:扶苗计划呵护新市民子女”等等类似新闻屡屡见诸各类媒体,向外界展示着南通的城市温暖底色,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开放包容的南通,一直践行着人民城市的理念,以高质量的城市管理和积极的人文关怀,让这座城市里的所有人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与美好。施亚泽

2024-10-19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87602.html 1 3 共建共享幸福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