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铁锤,一膛炉火,“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这是97岁的打铁匠施小毛人生中最美的图景和乐曲。慕名走进老人位于启东市吕四港镇海渔村的家,入口处一间约4平方米的小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老人的女儿施美林告诉记者,这就是老人的铁匠铺,从13岁学习打铁起,84年来,除了过年休息几天,老人几乎每天都在工作。
听到我们的声音,施小毛和94岁的老伴沈兰英笑呵呵地从屋内走出。耄耋之年的他目光明亮、精神头十足。据老人的子女介绍,这些年老人听力下降,但身体硬朗,吐字发音清晰,没有基础疾病,生活完全自理。问及老人的养生秘籍,他笑眯眯地说:“打铁就是很好的运动。”
走进施小毛的打铁铺,仅有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岁月的痕迹随处可见。各种材料在角落里堆放得整整齐齐,屋内墙壁因常年的烟熏而泛着灰黑,烘炉、铁砧、电焊等工具静静地靠墙放置,陪着它们的“老伙计”。
升起炉火,用夹子夹起几根铁条,站在铁砧后的施小毛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活计。当铁条被煅烧得通红,他将铁条放到铁砧上,抡起小锤“叮叮当当”地打了起来。在一下下地精准操作下,铁条逐渐被塑造成他需要的形状,经过近20分钟的捶打,一把赶海的三齿小耙子逐渐成形。老人打开电焊和鼓风机,在火花四溅中将耙身和把手焊接在一起。此时的小耙子耙身笔直,施小毛又将它放回铁炉烧红,再用工具将其敲出弧度。这样一把小耙子,老人打造了约半小时。施美林拿起其他耙子和这把“新鲜出炉”的进行对比——几把耙子的规格、大小、弯曲度等几乎一模一样,但锻造的过程中老人没有经过任何测量或使用模具,所有的尺寸都在他的手里和心里。
“13岁就跟着师傅学打铁。”老人十分珍惜地向记者展示了退休证等珍贵证件。老人1982年退休,曾是三甲农机厂的铁匠。传统打铁需要经过拣料、烧料、锻打、定型、抛钢、淬火、回火等多道工序,其中的关键环节,基本全凭老师傅的经验。那时候,一个烘炉配4名工人,施小毛就是负责关键环节的老师傅。那些年,市面上的大部分农具和大小零件他们都曾加工过。
自得其乐,“苦差事”做成兴趣
俗话说:世上三大苦事,打铁、拉船、磨豆腐。打铁位列三大苦事之首。但对97岁的施小毛而言,打铁不仅不苦,还是他的兴趣和爱好。
“以前我父亲什么都能加工。”施美林说,因为他手艺好,打造出来的成品经久耐用,深受大家的喜欢。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农具的需求越来越少,老人除帮周围乡亲修理农具外,大部分“业务”是锻打一些赶海小工具,打铁铺里每天会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沈兰英对老伴打铁的兴趣非常支持,在铁匠铺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特殊的电焊面罩——这是沈兰英用太阳镜和帆布加工的。施小毛的隔热手套也是她用旧裤子改造的。
“一把小耙子8元钱,大的耙子15元,除了材料费基本没有利润。”施美林拿起一把五齿耙说,耙子的木制手柄是老人用一把改造过的菜刀一点点手削的,制作这样一把五齿耙至少要两小时。这些年,施小毛凭借娴熟精湛的手艺远近闻名,这也是他最骄傲的事。“不仅是我们周围的村镇,海门区也有人来买工具。”
因为前几年摔了一跤,施小毛走路时习惯推着一个简易轮椅,但一来到铁匠铺门口,老人就把轮椅一松,熟练地走到火炉旁。“我爸说,站着打铁一点不累。”施光荣笑得略显无奈。前几年,兄妹三个考虑到老人年龄大了,打铁太辛苦,就把他的空气锤卖了。可老人根本闲不下来,没有空气锤就自己用小锤子手动打,一天都不肯休息。
颐养天年,乐活老人爱好多
施小毛的生活非常规律,早上七点起床,每天都要喝一杯现磨的杂粮豆浆。然后,他会骑上四轮电动车,到附近的市场买菜;回家后,到铁匠铺工作两小时;午饭后准时午休,下午还要喝一点下午茶——芝麻糊、奶粉等,然后就是下午的3小时工作。
老人不抽烟、不打牌,喝酒节制,饮食清淡。闲暇时,他会坐在大堂门口看报纸、晒太阳,他非常关心国际形势,每天都会准时收看央视的新闻节目。在两位老人的小院里,各种花树生机盎然,一只橘猫悠闲地晒着太阳。老两口养花、种树、撸猫,晚年生活幸福惬意、有滋有味。老人有3个儿女,如今已发展成一个四代同堂、20名成员的大家庭。
施小毛唯一的“不良爱好”是喜欢玩平板电脑。在老人的床头,记者看到了两台正在充电的平板电脑,老人笑着说,两台电脑都是他的,平时一个放在卧室,一个放在客厅,晚上则一左一右放在枕边,无论翻身朝哪边都能随手拿到。老人在网上看的东西也很丰富,新闻、电视剧、综艺——这也是他保持年轻心态的秘诀。
“有活儿干是我的精神支柱。”采访的最后,老人对记者说,老两口都有退休金,能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打铁不是为了挣钱。“我会一直打铁,直到打不动为止!”
本报记者袁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