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两会

让老人幸福养老、让儿童快乐成长、让青年奋发有为——

迈向全龄友好 幸福触手可及

孩子们在儿童社区里开心玩耍。

家门口的长者驿家内,老人们颐享天年;“公寓+驿站+社区”的贴心服务,让青年才俊实现“拎包入住”;社区精心打造“七彩护学驿站”,成为校园外一道亮丽风景……

“全龄”,意味着每一个市民从出生、成长、教育、工作、结婚、生子、起居、养老等不同阶段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友好”,意味着社会既能提供普惠性的、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也能提供和满足部分小众、个性化的需求。

让老人幸福养老、让儿童快乐成长、让青年奋发有为,我市着力构建康养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

“嵌入式”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乒乓、乒乓……”9日上午,崇川区文峰街道新城社区的社区日间照料站内,80岁的老人蔡荣春正和老伙伴切磋乒乓球技,完全看不出已步入耄耋之年。

“我每天上午都要过来,先打球运动,然后和大家打打牌、下下棋。中午有时还会在这里的社区食堂用个餐,然后再回家午睡。”蔡荣春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成了小区老年人的欢乐天堂,“可以实现吃喝玩乐一站式解决”。

新城社区日间照料站分别建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康养室、读书室、银锋大学堂、社区食堂等多个功能室,每一个空间都敞亮干净。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吕蓓介绍,打造日间照料站,就是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幸福养老”。

社区专门与“江海好阿姨”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中医理疗等服务;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还与老年大学合作,或者邀请社区内文艺能人,不定期地在银锋大学堂开展唱歌、舞蹈、画画等课程。

让老年人乐享家门口的晚年幸福生活。主城崇川积极探索“一综多专、智链万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长者驿家、街道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日间照料站、社区长者食堂、社区助餐点……截至目前,全区已有近4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成投用,托起幸福“夕阳红”。

呵护“一米高度”,传递通城暖意

黄色的小屋,配上两个俏皮可爱的卡通图案,充满了青春与活力……三桥社区“七彩护学驿站”自设立以来,成为附近小学校园外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了刮风下雨时孩子们的遮风挡雨之地。这个阵地的打造是同和小学孩子代表们协商议事的成果。

三桥社区是南通市首批示范性儿童友好社区,由社区精心打造的“爱在三桥 童享未来”儿童友好社区落成,为孩子们打造了多元公共空间。室内,设有活动区、游戏区、阅读区、心理咨询室等多个功能性区域;室外,则随处可见各种与儿童友好相关的标语标牌、景观小品……“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充满童趣的,在空间打造中要注重温馨元素和趣味性。同时,要从儿童视角出发,聚焦儿童的各项需求。”三桥社区党委书记、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李菊红表示。

“一米高度”是儿童观察城市的独特角度,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城市,更是“生态友好 未来美好”的绿色期盼。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以主城崇川为例,目前,已建成三桥社区、高店社区两个示范性儿童友好社区;2024年新增省(市)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服务,2024年建设了事实孤儿“梦想小屋”10个。

礼遇青年人才,实现双向奔赴

“来南通的第一站,感觉很温暖。”说起对南通的印象,小宗(化名)对青年人才驿站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崇川于2022年启动青年人才驿站建设,为来崇川的青年学子提供温暖的落脚点。

早在2016年,南通就提出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目标,把促进青年发展融入城市发展理念。2022年,南通被列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作为南通主城区,崇川紧紧围绕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目标,全面优化青年人才生态,用实际行动践行诠释“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如:开展“梧桐树下”人才公寓供给三年行动,围绕“公寓+驿站+社区”构建多维公寓体系,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6000套,并与星级酒店合作打造5家青年人才驿站;打造“崇才无忧”服务品牌和“菁英汇聚 缘来崇川”青年交友品牌,为青年人才提供创业就业服务、购房补贴、生活津贴等政策礼遇。

濠河龙舟送亲、区长证婚送礼,去年9月28日,在濠河之畔,一场中式集体婚礼引人关注。这已是崇川连续两年为青年举办集体婚礼。“既能住在人才公寓,又享受了生活补贴等政策,现在还有区长为我们证婚,深深感受到了这里对青年人才的重视。”新郎杨天昊与新娘钱应虽然都在外地读的大学,但是3年前被人才政策吸引回到了崇川,他直言“没有错”。

本报记者陈静 卢铖卉 苗蓓

本报实习生曹可欣

2025-01-15 让老人幸福养老、让儿童快乐成长、让青年奋发有为——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96650.html 1 3 迈向全龄友好 幸福触手可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