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激活老街区,多下“绣花”功夫

□琮琤

时值小寒节气,天寒地冻,但位于崇川区的寺街还是人来人往,柒柒文创、火羽白、木樨庭……8家承载着南通文化特色和现代潮流元素的快闪小店焕新亮相,吸引了不少游人、居民重返南通古城空间。

(1月14日本报6版)

寺街西南营作为南通现存最古老、历史底蕴最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乡愁与根脉。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对其进行保护更新,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而南通给出的答案,无疑值得称赞。

在保护修缮方面,我市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寺街西南营的“原汁原味”。而在活化利用方面,我市则实施了“小规模、渐进式”的多元更新路径,通过街区景观、空间设施的局部提升和微改造,吸纳年轻化元素与潮流业态,提升了街区活力。这充分说明,只要保存城市文脉肌理,根植地方传统文化,就会让历史街区“活”起来。

事实证明,将繁荣向上并具有体验感的旅游业和带有生命力的商业跨界融合,历史街区才能受本地市民拥趸。让历史街区得到有力保护,要以文化传承、历史价值为底线,做活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大文章,摒弃急功近利、大拆大建,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围绕活化利用、业态提升,把“老街区、旧时光、新生活”呈现好,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模式,注重节点的衔接性和层次性,融入“智慧”科技,打造创新业态,形成连线连片格局,实现并蒂花开,演绎经典。

多下“绣花”功夫,善于画龙点睛而避免画蛇添足,就能确保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经得起人民的评判、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从而让更多“老街老巷”焕发新活力,点亮美好生活。

2025-01-15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96680.html 1 3 激活老街区,多下“绣花”功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