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城气温下降,但“菜篮子”供应充足,价格呈现下降态势。记者13日从通农物流获悉,由于本地蔬菜生长环境良好,产出稳定,货源充足,通农物流蔬菜区上周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1月14日本报7版)
要用“两条腿”走路
□知新
保供稳价是守护好老百姓餐桌的“定盘星”。不起眼的一把菜能否量足价稳,事关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方面要强化货源外调,根据消费习惯和时令需求,加大与大型供应商、电商企业、预制菜生产商的无缝对接,完善常态化跨区域联保联供机制,确保蔬菜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上市供应;另一方面要强化自给内产,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保证“菜园子”面积稳中有增、品种更加多样,实现蔬菜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溯源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既不能“菜贱伤农”,也不能“菜贵伤民”。另外,还要着力解决“最后一米”的通达问题,以不断满足老百姓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拎出满满的幸福感
□梁正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仅仅手中有粮还不行,还得保证市民的“菜篮子”里有菜。“菜篮子”装的不仅是蔬菜,更是民生。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民众对蔬菜、肉类、禽蛋等“菜篮子”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幅度增长,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解决之道在于:既要避免一些不良经销商借机炒作,出现不正常涨价的情况,又可仿照粮食保护价制度,在蔬菜流通领域设立类似的机制,保护好农户种菜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
稳定“菜篮子”,需保障商品供应,需稳定市场价格,需强化市场监管。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生鲜市场要严把进货关口,有关部门要做好监测和监督工作,让市民消费更放心。我们由衷期盼,在更多民生议题上,职能部门能继续展现务实的工作态度,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推出更多利民惠民好政策,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