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朋友圈

一袋珍藏了 35年的元麦

龙水

中午下班回家,看到水泥地上的尼龙被单上晒着一层金黄的麦子。感到稀罕的我蹲下身子,抓起一把细看,麦子虽显粗糙,但很舒服。那圆滚滚的麦子不住地从手指间滑出,似乎还闻到淡淡的麦香。“晒的麦子还是我们结婚那年母亲留下的,已经有35年了。”妻子的话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35年前的春天,小满过后,随着阵阵南风,农人盼望已久的麦子收割登场。那时,农户普遍种的都是元麦,一来它的产量高,二来它的成熟期早。麦子晒干后,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的爷爷奶奶在世时,每年都要留下几瓢元麦,以防春荒。”说着,她将一袋足有上百斤,晒干扬净的元麦装进柜里。以后每隔二三年,母亲总要将麦子拿出来暴晒。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那一袋被母亲珍藏的麦子早被我忘到爪哇国去了。成天忙于上班的我根本想不到妻子谨遵母亲的教诲,每隔二三年都要将麦子拿出来晒晒,防止发霉虫蛀。要不是今天看到,我还不知道家里还藏有一袋防饥荒的救命粮呢。看着那一粒粒细小饱满的麦子,我心潮起伏。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在世时勤劳的身影和慈祥的面容。这麦子不单单是母亲留下的救命粮,更是母亲给我们留下的传家宝和教科书,它是那样的弥足珍贵。

2025-01-21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97419.html 1 3 一袋珍藏了 35年的元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