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专门店铺,业主在小区内为邻居们提供基于生活的买菜、接娃、购物等各类服务,既满足了自身的创业愿望,又为大家提供了生活便利。近年来,这种基于地缘优势、价格优势的邻里经济模式出现在崇川的不少小区,深受业主青睐。
爱分享,成为信赖的生活专家
“天目山鲜春笋,19.9元两斤”“林岩头小筐耙耙柑,一筐毛重6斤左右,26元一筐”……新年伊始,市区中南世纪花城小区“冒冒家的好货1群”又热闹起来了,“团长”冒新玲每天都会在群内发布各种团购新品,业主们看到中意的,就会毫不犹豫下单。
“冒冒,你家的羊奶苹果太赞了,便宜又好吃。”2月17日,中南世纪花城业主厉先生从冒新玲的提货点取走一箱苹果,家人吃后赞不绝口,厉先生发微信向冒新玲表达谢意。
今年年初,厉先生在同幢邻居的推荐下,加入了“冒冒家的好货1群”,虽然才入群一个多月,却已成了“回头客”。小菜薹、羊奶苹果、天目山鲜春笋……厉先生选购日常蔬果,都会先去“冒冒家的好货1群”逛一圈,“如果有心仪的,首先就从群里下单”。
作为中南世纪花城的“团长”,冒新玲已建有两个微信群,拥有“团员”近千人。“我家住在23号楼,冒冒的提货点就在22号楼,提货特别方便,关键是东西新鲜,而且价格比市场上的便宜。”业主王敏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是有什么团什么,有时候自己想要的也会主动找冒冒团,“图的就是一个放心”。
谈及邻居们的信任,冒新玲感触满满,也动力十足。
冒新玲2015年住进中南世纪花城,她说,做小区团购源于自己爱分享的性格。“我老家是如东的,有一个梨园,一到七八月份果子成熟,就会摘点给认识的邻居尝尝,大家觉得挺好,问哪里可以买到,我就进行了分享。后来,我生了二孩,要照顾家里,没法正常上班,当时正好社区团购兴起,就想着一心一意地为邻居们团购生活所需,既能补贴家用,还能服务邻居。”
小区团购不比正常开店,没有店铺,如何俘获业主的口碑?冒新玲说,关键在于东西的品质和售后。
冒新玲主要团购蔬菜和水果,在海鲜开捕季,也会团购海鲜等时令产品。“从2020年开始,崇川不少小区都出现了团购潮,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认识了很多团长。”冒新玲介绍,为了确保团购产品的品质,她常常会和其他团长一起去全国各地接触靠谱的供货商,尤其是水果,要专门去找核心产区的果农。“水果必须要亲自试吃,我们认可了,才会推荐给邻居们。有时候一样的产品,我们会找三五个果农进行比较,挑选最好最优惠的那个。”
“没有100%的好产品,但一定要做到100%的好售后。”冒新玲说,虽然产品是千挑万选的,难保有个别瑕疵,只要邻居们反馈有问题,“我都会及时进行售后补给”。
从源头拿货到分发给邻居,冒新玲有着自己的一套流程。“产品从原产地发货后,我会随时和供货商保持联系,了解货运具体行程。”冒新玲说,一旦产品到了,她会将每个邻居的货进行分袋、贴名字,然后通知邻居上门取货,“如果有邻居不方便,还可送货上门”。
从事社区团购以来,冒新玲不仅收获了一批邻居顾客,也实现了自己的小型创业梦,每个月收入有四五千元。“不算多,但得到了邻居们的认可,我乐在其中。”冒新玲说,有时候自己来不及分发产品,还会有一些热心邻居加入,“做社区团购不仅让我找回了以前上班时自信的自己,更收获了邻里情,这份快乐是无法言喻的”。
爱孩子,成为放心的临时家长
2月18日下午4时许,家住中南世纪花城二期的张建云像往常一样,拿好一期邻居家孩子丫丫的头盔,骑电瓶车来到新区学校,等待丫丫4:20放学。“建云阿姨。”放学铃声响起,丫丫快乐地奔向张建云,路上还不时地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不到5分钟,张建云就把丫丫送到了一期大门口,并及时通知丫丫的家人,“孩子已送到”。
“幼儿园的孩子或者刚开始接送的上小学的孩子,一般都会送上家门。时间长了,那些上小学的孩子自己熟悉路了,就送到小区大门口,让他们自己上楼,我也会及时通知家长。”张建云说。
今年50岁的张建云是一名全职妈妈。8年前,女儿读大学,一下子赋闲下来。“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想做点事情。”张建云说,一次机缘巧合,爱人的朋友说,乡下有个朋友,夫妻俩忙于事业,老人病故,无人照看孩子,想把孩子全托给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进行看护,于是,一直喜欢孩子的她欣然接受。
有了那次全托的尝试后,张建云就一直在与孩子打交道的“路上”了。
“我家住在一楼,我的妈妈也是个非常爱热闹的人,喜欢和邻居聊天,聊着聊着,难免会说到家里的烦恼,其中就有不少是关于无暇接送孩子放学的。”张建云说,邻居从妈妈嘴里得知她有过看护孩子的经验,陆续就有邻居尝试把接送孩子的任务交给她。
“有的是父母双职工,长期让我接娃放学。也有的是突然要出差,临时让我接送几天。”张建云说,不论哪一种模式,她都会用心对待,“当成自己家的孩子”,每个孩子收取一定费用。
接送孩子看起来比较轻松,却容不得半点马虎。“责任心是第一位的。”张建云说,自己不会开车,一般都是接收在附近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且用电瓶车接送。而骑电瓶车,家长们最大的顾虑就是安全。因此,除了帮每个孩子戴好头盔外,她骑车速度也非常慢。她还给每个孩子准备了雨衣雨裤,遇到下雨天,帮孩子做好全身“武装”。
“电瓶车接送,一次只能接一个孩子。”8年来接送的孩子只有十几名,但张建云与孩子家长都成了朋友。“23号楼的阳阳,爸妈工作忙,幼儿园是在后面的世纪新城上的,都是我在接送,后来孩子在一附上了小学,我不接送了,但是到中秋节家长都会给我送月饼。23号楼还有一对龙凤胎,幼儿园也都是我接送的,他们老家是如东的,经常给我带家乡的蔬菜。”
“交给邻居接送,知根知底,我们放心,而且云姐和孩子相处得很好,大家就像一家人。”龙凤胎妈妈于培培告诉记者,近期自己打算去上班,外婆一次只能接一个,“另一个娃的接送任务又要落到云姐身上啦”!
爱美食,打造妈妈牌幸福甜点
“今天有芝士餐包了,太好了!”“今天的司康好大啊,多少钱一个?”……2月26日下午5时,宝妈李李的甜品摊前已经聚集了不少顾客。“李李的面包都是当天做的,有的还是刚出炉,很新鲜,配料也干净,给孩子吃放心。”小区居民娄阿姨告诉记者。
去年3月,李李在自家小区天一·裕景苑门口开始了零售自制甜品的小生意,把目标群体定位为同一个小区的业主。“我们家宝宝开始上学之后我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干脆重操旧业,看看我的手艺大家喜不喜欢。这样既能带娃又能补贴点家用。”李李说,她系统学习过烘焙,也曾在多家面包房担任烘焙师,称得上经验丰富。再加上小区大门口人流量大,不少业主愿意尝鲜,因此李李的创业之路称得上顺利。
和面、抻面、打面、分面……李李家中每天都会飘出阵阵香甜。走进李李的家庭烘焙室,各类设备十分齐全,俨然就是一家专业面包房。把需要发酵的紫米面包、芝士餐包、烤肠肉松面包的面团放进发酵箱中,再把蔓越莓司康放进烤箱,上午10时,李李开始制作最受欢迎的雪媚娘。“我的甜点品类多,但是量都不多,确保当天卖完,第二天卖的都是新鲜出炉的。”
“李李家的面包口味简单,吃到嘴里就知道没什么添加。”这是一名李李的长期顾客给出的评价。在李李的烘焙室,她的吐司秘方就摆在显眼处——淡奶油、高筋面粉、奶粉、糖、盐、蛋液、干酵母、黄油。“我毕竟走的是私房路线,而且这些甜点我们自己家也吃,所以我特别讲究配料。”李李说。
目前,李李的客户群体比较固定,小区里的年轻人和小朋友居多。李李经常变着花样来满足顾客的不同口味。要吃芝士餐包,李李隔天就安排上;草莓吃腻了,那就换成蓝莓……渐渐地,李李的甜品摊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在此基础上,李李开始尝试接单私房蛋糕定制。“比起费时费力的面包,生日蛋糕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大。”李李告诉记者,甜品小摊每个月的营业额在2000元~4000元,由于没有固定店面,颇有些看天吃饭的意思。“有时天气不好,我也会送货上门。但如果要从线下转到线上,我目前还没有那么多流量。”
谈起私域营销,李李摇了摇头:“我现在的心思都放在产品上,等口碑做起来再做运营,一步一步走才踏实。”
本报记者陈静 卢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