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在南通,凡人善举已经蔚然成风,做好事不求回报正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城市的文明就体现在这样一些小事上,体现在点滴细节之中。
万元手机不慎丢失 女子归还分文不取
晚报讯 “万元手机丢失后,以为再也找不回来了。没想到好心市民捡到后不仅及时送到派出所,还不给我一个当面致谢的机会!这种拾物不昧、不求回报的精神,令我难忘。”昨天下午,市民李女士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了一起感人事件。
李女士家住市区,退休后赋闲在家。3日下午5时许,她带着孙子到市区金鳌坊游玩。在游玩过程中,李女士用手机替孙子拍了不少照片,其间又和家人通了话,很是开心。
李女士送孙子回到女儿家时,意外发现随身携带的手机不见了。李女士心中很是焦急,价值9999元的最新款苹果手机刚买两个多月,就不小心弄丢了,心情实在是郁闷!正当李女士准备原路返回沿途寻找时,亲家公主动告知:自己打她的手机通话时,接听的是一个陌生妇女。询问得知,李女士丢失的手机被这位和女儿散步的母亲捡到,对方正准备将手机送往和平桥派出所,请李女士到和平桥派出所去取。
李女士闻讯喜出望外,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匆匆赶往和平桥派出所。值班民警核实有关情况、办理有关领取手续后,将手机当场交付给她。李女士坚持要当面感谢这位拾物不昧的好心人,可民警告诉她,捡手机的市民再三交代不需要失主面谢,坚决不要任何形式的回馈,只是一再强调每个公民都有无私帮助他人的职责和义务,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个人美德,同时也是社会公德,因此,千万不要找、更不要谢!
事后,李女士总觉得内心过意不去、始终没有“死心”,还是托人多方寻找那位拾物不昧的好市民,遗憾的是始终无果。失望的她在再三复盘这起“惊喜交加”的事件后,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基本事实,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一个“含金量”:那就是,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全国文明城市南通,越来越多的人都像那位不知名的好市民一样,凡人善举家常便饭,不求回报习以为常。
记者周朝晖 张园
晚报讯 “真的感谢你们,这么快就帮我找回来了,包里的东西都在。”近日,通州区二甲镇居民程阿姨将一面印有“一心为民 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二甲派出所,感谢民辅警帮助其找回2万元现金。
2月22日上午8时30分左右,程阿姨焦急地来到二甲派出所求助:“我的手提包丢了,里面还有2万块现金。”接警后,值班民警李飚高度重视,一边耐心安抚失主情绪,一边迅速展开调查,“你别着急,我们现在就帮你看看掉哪里了”。
原来,当天早上,程阿姨去银行准备存钱,由于当时人多,便决定先回家,随后她就将包放在车子踏板上,结果走到半路,发现包不见了。“我那只包是红色的,很显眼。”“如果掉路上,有可能是被人捡走了!”程阿姨很是焦急。
通过调取周边监控发现,程阿姨的包正好遗失在银行门口,有一女子将包捡起带离了现场。由于戴着头盔,捡拾者的容貌并不清晰。辅警蒋玉娟沿着其离开的方向持续调取监控,却在定兴桥村和海门交界处失去了其踪迹。所幸蒋玉娟顺着蛛丝马迹,最终确定捡拾者在海门。
为尽快找到该女子,蒋玉娟与海门警方取得联系,在确认其住址后,民警曹思嘉立即带队前往。途中,蒋玉娟不经意间向车窗外一瞥,发现路边一骑电动车的女子与捡拾者的外貌特征十分相似,便迅速下车确认。经过沟通,女子主动将手提包归还。当天下午1点左右,看到手提包和分文未少的2万元,程阿姨对民辅警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通讯员万慧 记者徐爱银
电瓶车在雨中摔倒 公交司机暖心相助
晚报讯 3日上午9时许,南通市区通甲路通富路口发生暖心一幕:一辆电瓶车在等待红绿灯时突然侧翻,车主被雨衣缠住无法起身,幸得路过的9路公交车司机孙钧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其脱困。
据了解,当时正值早高峰,天空下着雨,路面湿滑。一辆电瓶车在路口等待红灯时,由于操作不当突然失去平衡,连人带车摔倒在地。车主身穿的雨衣固定在电瓶车后视镜上,导致其被雨衣缠住,电瓶车也压在身上,一时间无法自行起身。
此时,南通公交9路驾驶员孙钧正驾驶公交车停在路口等待通行。目睹这一情况后,他立即下车查看,发现车主被雨衣缠住无法起身后,先是帮助车主解开缠绕的雨衣,随后又小心翼翼地将压在车主身上的电瓶车扶起。在确认车主身体无碍后,孙师傅才返回公交车继续运营。
面对车主的连连道谢,孙钧表示这只是举手之劳,并提醒车主雨天路滑,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孙师傅的暖心举动也赢得了车上乘客的一致称赞。
通讯员严晓彬 记者俞慧娟